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6卷)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6卷)

  • 字数: 594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邓晓芒
  • 商品条码: 97870101587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8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9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6卷)》是邓晓芒教 授在华中科技大学讲授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录音 整理,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之第六卷 。《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7年。黑格尔在其中阐述 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自称此书是其哲学 体系的导言。本卷的主要内容是对第三篇第六章“精 神”中伦理和教化的解读。这是一个目前中西文化比 较热门的话题,也是我们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 极为重要的窗口。黑格尔被海德格尔和其他人直呼为 “希腊人黑格尔”,他对希腊罗马文化有极其深厚的 学养和洞察一切的哲学眼光,这种眼光,至今还很少 有人能够超越。尤其是黑格尔对古代的家庭、社会和 城邦的理解,对法权状态及国家和财富的关系的分析 ,几乎处处都包含着真知灼见。邓晓芒教授在本卷句 读中通过有关希腊神话、文学和历史事件来解读那些 极为艰深的思辨关联,也更加频繁地从中西文化比较 的角度来阐发书中的要义,希望阐发中国传统文化自 审和自我批判的精神。 本句读沿袭了邓晓芒教授用十句话解读一句原文 的做法,从头到尾每句必读。而且书中引用的每一句 原文均是根据德文版本重新翻译。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评为教授,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又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已出版著作29部,译著7部。
目录
第三篇 (BB)精神 第六章 精神 一、真实的精神:伦理 a.伦理世界;人的法则和神的法则,男人和女人 [Ⅰ.民族和家庭;白日的法则和黑夜的法则] [Ⅱ.两种法则的运动] [Ⅲ.伦理世界之为无限或整体] b.伦理行动;人的认知与神的认知;罪过与命运 [Ⅰ.伦理本质在个体行动中的内在矛盾] [Ⅱ.伦理行为的分裂和罪过] [Ⅲ.伦理本质的消亡] c.法权状态 [Ⅰ.人格的效准] [Ⅱ.人格的偶然性] [Ⅲ.抽象的人格,世界主宰] 二、自我异化了的精神:教化 a.教化及其现实性王国 [Ⅰ.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 [Ⅱ.语言是异化或教化的现实性] 德汉术语索引 汉德词汇对照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