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虚拟文化与部落化倾向(读米歇尔·马菲索利)

虚拟文化与部落化倾向(读米歇尔·马菲索利)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林青|
  • 商品条码: 97875227297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米歇尔·马菲索利是法国 当代社会文化学家。他认为 ,古老事物与科技发展共同 营造出一个虚拟世界,僵硬 的、排他的理性主义和建制 已然“饱和”,个人主义正趋 于衰落,不能适应社群化的 后现代社会。在这场科技革 命中,部落化、情感同化、 多元化等构成当代虚拟文化 的基本样貌,相对主义和“ 对立耦合”的处世哲学则是 现实和虚拟世界共同的生存 法则。本书着重评介马菲索 利以部落为主题的后现代理 论,呈现当代网络社会和虚 拟文化的新变化。
作者简介
林青,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文化、后现代批评理论、比较文学。在《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江西社会科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 上篇 复古主义的后现代性 谁是米歇尔·马菲索利 ——接地气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复古主义的回归与理性社会建制的再认识 ——《部落时代》述评 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 ——网络科技对现代社会的解构 数字文化的哲学 ——《数字化时代的后现代性》述评(一) 数字文化的道德伦理 ——《数字化时代的后现代性》述评(二) 当代文化中的后现代人“透视” ——评马菲索利的后现代性理论 下篇 虚拟文化 网络科技对当代社会和人的再塑造 ——虚拟社群的部落化特征 虚拟文化中的“无用之用” ——想象和游戏本能驱动世界再悦化 虚拟世界中多面人性的再现 ——虚拟文化中个人身份特征的阐释 虚拟世界的巴洛克化 ——马菲索利美学思想的启示 虚拟世界中的游牧主义与多元文化 ——评《论游牧主义》 社群理想:新的社会范式悄然建立 ——读马菲索利新著《造反的年代》和《精英的破产》 外品附录 想象物与后现代性 ——古老事物与技术发展的协力体现括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