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叙事学(增订本)

中国叙事学(增订本)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杨义
  • 商品条码: 97871001745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03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于西欧兴起的文学理论。杨义先生的《中国叙事学》从中国文化丰厚、深远的精神文化内涵出发,以西方文化与西方叙事学与之做参照、对比,指出并阐释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历史文化背景表现在叙事结构上的差异。通过对叙事学中的结构、时间、视角、意象、评点家五大板块进行从特质到立论、从例证到总结的全过程式的探讨和剖析,作者将中国叙事学中原先模糊、细碎、分散的成分系统地整合、贯通起来,使之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形象。作者在中国叙事悠久的历史篇章中对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文字穿针引线,破迷解惑,总结出以自身特有形态存在的中国叙事学原理,建立起中国特色叙事学体系。本书被誉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作者简介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批学部委员。主要著述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叙事学》等六十余部,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六百余篇。获有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等。
目录
导论:叙事学的文化战略 一 从中国文化的原点出发 二 时间观念与叙事形态 三 叙事作为超越体裁的文类的发生 四 在中西文化对话中把握中国叙事形态 五 叙事文类的新变与明清之际小说戏曲评点家 注 释 第一章 结构篇 一 结构的动词性及“精神契约说”原理 二 道与技的双构性思维 三 结构要素之一:顺序 四 结构要素之二、三:联结,对比 五 结构动力学——势能 六 结构形态发展的五个主题(上) 七 结构形态发展的五个主题(下) 八 组织结构的死法与活法 注 释 第二章 时间篇 一 作为人类经验的时间 二 时间表述形态和文化密码 三 叙事元始和时间整体性 四 叙事元始的时间表现形态 五 历史时间与叙事时间 六 时态非原生性及其功能 注 释 第三章 视角篇 一 视角的意义 二 视角与作者 三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四 视角的流动性 五 视角的一与多及其层面 六 聚焦与盲点 七 聚焦于“有”与聚焦于“无” 注 释 第四章 意象篇 一 意象原型及其释义 二 意象的选择和组合 三 意象的类型 四 意象的意义指涉 五 意象的功能 注 释 第五章 评点家篇 一 叙事学的独特存在形态 二 黏附于直觉的理论思维方式 三 评点体例的完善 四 评点体例的变异 五 阅读预约视野的设计 六 全局预约视野的比较性和透视性 七 精神共享的阅读形态 八 点醒灵性和点醒趣味的阅读范式 九 从儒家经典阐释中走出来 十 建立“另一个经典世界” 注 释 附录:专家推荐意见二则 初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