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

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

  • 字数: 258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朱永新|责编:孟庆晓//马海英
  • 商品条码: 97873002857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未来30年,教育将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 如何培养下一代,才能 使他们适应竞争更为激烈 的社会? 资源如此之多,如何优 化教育选择? 如何为每一个孩子定制 个性化的成长与学习方案 ? 在本书中,朱永新教授 调研了国内外优秀的教育 机构,和读者分享未来学 习新趋势——走向学习中 心。此学习中心,即未来 的学校,将是一个学习共 同体,学习时间会逐步弹 性化,完全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 将成为主流;未来的教师 也将成为自由职业者,适 应“人机共教”的教学模式;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逐渐 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 学习过程更轻松,更贴近 学生的个性和认知。 未来教育的这些变化, 你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是当代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第一人。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200余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目录
第一章 未来已来——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学校的发展历程 二、变革学校的诸种努力 三、未来学校的模样 第二章 走向学同体——未来学习中心的构架 一、未来学习中心设计的原则 二、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构架 三、正在创造和探索的未来学习中心雏形 第三章 我的学习我做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一、学力就是创造力 二、突破时空的泛在学习 三、基于合作探究的混龄学习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 第四章 能者为师——适应“人机共教”的新时代 一、智能机器人教师正在走来 二、教师如何不被淘汰 三、回归能者为师的时代 第五章 从文凭至上到课程为王内容定制化与个性化 一、课程为王: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 二、为生命而存在的课程 三、多学科整合的项目学习——未来课程的新形态未来的图书与未来的阅读 第六章 学习就像玩游戏?——新技术革命改变教育手段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学习 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学习 三、游戏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快乐 第七章 如何治理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新变革 一、科学决策:让教育政策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推进公平:满足人民对于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 三、简政放权:激发地方与民间教育活力 依法治教:让教育行驶在法制轨道上 第八章 从鉴别走向诊断——考试与评价的新走向 一、考试与评价改革迫在眉睫 二、第三方评价与未来学习中心 三、考试与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学分银行与未来学习中心 第九章 与孩子一起成长——家校社合作共育的新格局 一、学校不是教育的场所 二、未来社会的家校社合作共育 三、未来学习中心父母的角色教育者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 五、未来如何做父母? 第十章 教育的变与不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在变化中寻求“以不变应万变” 二、追寻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三、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技术如何释放终身学习者的潜能?——朱永新与约翰·库奇关于未来教育与学习升级的对话 主题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