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我关怀:走出苛责的怪圈

自我关怀:走出苛责的怪圈

  • 字数: 162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杨莹
  • 商品条码: 9787572011795
  • 版次: 1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们常常陷入不合理的自我苛责、自我批评的怪圈,对自己缺乏一颗友善与关爱之心。但一味地怀疑与批评自己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这会让我们被坏情绪和怪念头折磨,无法获得改变的动力。 自我关怀源自当代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佛学观点的融合,要求在面对压力、挫折、失败或自身缺点时,采用接纳、不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这本书带领读者认识什么是自我关怀,它与人们常说的自尊、自我放纵、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关系?自我关怀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压力和消极情绪?对待自己的关怀能否扩展、传递到他人身上?自我关怀为什么能够成为人们不断成长的动力源泉?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养成自我关怀的心态?书中梳理了自我关怀干预的有效方案,从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层面提出如何培养具有心理韧性、关爱自己的孩子。 善待自己,对生活报之以歌,请从这本书开始,开启自我关怀之旅。
作者简介
杨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晨晖学者、讲师,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集中于个体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亲社会行为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希望研究能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围绕上述研究主题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目录
第一章 逃离苛责的怪圈:自我关怀概述 什么是自我关怀? 消除疑虑:自我关怀与其他相关概念 自我关怀等于自尊吗? 自我关怀意味着自我放纵吗? 自我关怀会催生自我怜悯吗? 同源不同质:自我关怀和正念 第二章 自我关怀:成就幸福的力量 什么是幸福? 来自心理学的答案:幸福源于自己 汉斯幸福吗? 当坏情绪来敲门 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 自我关怀:抑郁与焦虑的解药 社会性疾病:异常进食行为 “瘦”时代:进食障碍的成因 设立合理目标 自我关怀与进食障碍 自我关怀与健康行为 免于伤害:自我关怀与创伤经历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的痛苦与成长 第三章 爱自己,爱他人:自我关怀的社 会功能 自我关怀者如何与他人相处? “爱自己”意味着更自私、更无情吗? 自我关怀者更喜欢和更善于社交吗? 拥抱自己,收获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人际关系质量? 自我关怀者拥有怎样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自我关怀对人际关系有益?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自我关怀的拓展 自我关怀增加好行为 自我关怀减少坏行为 第四章 寻找内在动力:自我关怀对学习的影响 轻装上阵:缓解期待带来的焦虑 沉重的爱:学业期待压力 自我关怀调节学业压力 树立积极目标 你为什么学习? 破除恐惧,正视问题 第五章 自我关怀时,我们的大脑在做什么? 我们大脑的基本脑区 自我关怀的大脑 自我友善与自我苛责的神经活动 普遍人性观与社会联结的神经活动 正念观与情绪调节的神经活动 与自我关怀相关的其他生理学研究 第六章 内在滋养:青少年的自我关怀之路 青春期的危机与契机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危机四伏:青少年常见心理与行为问题 保驾护航:自我关怀的积极作用 家庭:最重要的微观环境 两种父母教养策略:自主支持和心理控制 教养策略对自我关怀发展的影响 其他教养方式的影响 青少年的自我关怀训练 正念自我关怀的团体干预课程 关爱与友善冥想训练 基于正念的干预训练 第七章 掌握反转生活的力量:自我关怀干预措施 停止打地鼠:自我关怀操作技巧 练习一:改变对待自己的方式 练习二:尝试给自己一个拥抱 练习三:给自己念一段自我关怀的话语 练习四:写下对自己的关怀 自我关怀练习 请让自我批评之刃入鞘 你可以保护内心的小孩 你可以很美 你的工作热情燃尽了吗? 亲密关系中的关怀 最后的话:一起点亮宇宙中的黑暗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