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积极意义与生命教育--理论测量与实务/上海大学社会学文库

积极意义与生命教育--理论测量与实务/上海大学社会学文库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程明明|总主编:张文宏
  • 商品条码: 97875161762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9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命意义是个体从经历过的人生事件中主动获得 的一种情感和价值的体验。有关“生命意义”的研究 已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为探索积极生 命意义的来源,程明明、张文宏著的《积极意义与生 命教育--理论测量与实务》在探索生命意义源的理论 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生命意义源量表” 与中美跨文化研究的“生命意义源非言语测量工具” :再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中美跨文化研究 :最后,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发展出“意义中心 ”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方案,并进行团体干预 及效果检验。本书为寻找人生的积极意义提供了心理 学的参考框架,亦丰富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 务。
作者简介
程明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清华大学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博士,曾在美国丹佛大学、怀俄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香港大学行为健康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进行访学。201 2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项目等多项课题;在SSCl和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与咨询、临床与医务社会工作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心理学视角下生命意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 生命意义的理论研究取向 (一)存在心理学取向——“存在就是意义” (二)动机与人格取向——“不断的自我实现” (三)相对主义观点——“产生信念,获得意义”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意义在于积极地追寻” 二 生命意义的测量 (一)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二)生命意义源的测量 三 生命意义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四 中西文化中的生命意义来源——“自我”的视角 (一)文化模式——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二)文化模式与自我 (三)文化、自我与生命意义源 第三章 生命意义源结构的理论模型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1.研究知情同意书 2.访谈提纲 3.效度检验表 (三)访谈过程 1.访谈准备 2.预备访谈 3.正式访谈 4.访谈札记 (四)访谈资料的整理 1.访谈资料誊录与整理 2.访谈资料分析方法 三 资料分析与结果 (一)资料分析过程 1.根据誊录的文字稿分辨与研究相关的资料 2.进行开放性编码 3.进行主轴性编码 4.进行选择性编码 (二)理论模型的确定 四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一)研究的信度 (二)研究的效度 五 结论与讨论 (一)关于资料分析的方法 (二)关于生命意义源的结构 第四章 生命意义源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第五章 生命意义源非言语测量工具的探索 第六章 生命意义源(CsMIL)在中美大学生中的跨文化比较 第八章 意义中心教育心理团体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