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代节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唐代节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 字数: 40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勃|主编:朝戈金
  • 商品条码: 97875161222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代是中国节日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不仅对汉魏以来传统节日 体系进行了完善,而且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本书是对唐代节日的专题研 究。 《唐代节日研究》(作者张勃)重视利用多种历史文献,从国家节日制 度安排、宫廷与民间社会的节日生活等社会整体的角度,把握唐代节日。 重点关注唐代新兴节日的兴起发展和传统节日在唐代的新变,以最大限度 地还原与呈现唐代节日文化的光辉。《唐代节日研究》还创新性地引入节 日生活微观研究方法,选取几位唐人为个案,对他们在节日生活中的行动 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考察。 由于唐代行动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又具有纳异的广博胸襟,他们对节 日活动的选择和实践丰富多彩。节日决定着唐人的生活节奏,丰富着唐人 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维护着个体的社会关系,激发着个体的生活热情和生 命意识,也培养着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纳异胸襟、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
张勃,女,1972年出,山东定陶县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岁时节日民俗、民间礼俗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有《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第一作者)、《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第一作者),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山东友谊出版衽,2004),参编著作数部。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重要概念 一 本书的研究视角 二 关于几个重要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 相关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本书的总体构想 一 20世纪以来中国节 目研究的三个时期 二 唐代节日研究述略 三 本书的总体架构 第一章 唐代节日概说 第一节 唐代节日的名目和类别 一 唐代节日的名目 二 新兴节日与传统节日:唐代节 目的类别划分 第二节 唐代节日的特征 一 新旧并存 二 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三 节日活动往往在户外进行,节日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超越,较为广泛地建立于志缘关系基础之上 四 宗教因素全面渗入岁时节日节 俗之中 五 节 假日的广泛设置 六 胡风弥漫 第三节 唐代节日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 唐高祖至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统治时期 二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统治时期至唐代末年 第二章 新兴节日研究 第一节 建构型节日之一: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诞节 一 以唐玄宗诞日为节 的政策方案设计及相关决策 二 唐玄宗诞节 的兴盛及其原因分析 三 唐玄宗诞节 的衰亡及其原因分析 四 唐玄宗诞节 对后世的影响 五 余论:对玄宗设置诞节 的评价 第二节 建构型节日之二——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中和节 一 以二月一目为中和节 的政策动议、设计及决策 二 德宗朝中和节 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三 相同的起源,不同的命运:中和节 与唐玄宗诞节 的比较 第三节 清明作为独立节日的兴起 一 清明在中唐时期已成为独立节日 二 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兴起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节 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 的形成 一 中秋节在唐代已是民俗节日 二 关注月亮的传统与时人的文化选择:八月十五成节 的原因分析 三 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唐代人的中秋情怀 第三章 传统节日研究 第一节 年节 一 岁除日习俗 二 元日习俗 三 更新、祈吉、迎春、庆贺、团圆:唐代年节 的主题 第二节 春秋二社 一 唐代乡村社会春秋社日的标志性时间和标志性节 俗 二 唐代乡村社会社日节 兴盛的原因分析 三 社日节 的变化与唐代乡村私社的发展 第三节 上巳节 一 唐代以前的上巳节 二 上巳节 在唐代的变迁 三 上巳节 在唐代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节 五月五日 一 节日名称 二 节日时间 三 节日传说 四 节俗物品 五 节俗活动 六 节日内涵 第四章 俗民个体的节 俗实践:以李隆基和自居易为例 第一节 李隆基:作为节日习俗的实践者 一 节日习俗活动的享受者 二 节日文化的利用者 三 新节日的创造者和官民共庆佳节 的支持者、组织者与资源提供者 四 节日习俗的规范者和节日活动的改易者 五 节日文化中的被言说者 小结 第二节 白居易的节日生活 一 白居易诗文展示的节日生活 二 影响自居易节日生活的诸多因素 小结 结语 一 行动者的选择和实践:唐代节日传承和变迁的决定性力量 二 节日习俗:唐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型塑性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寒食节 起源新论 附录二 唐代以前寒食节 的传播与变迁——主要基于移民角度的思考 附录三 “端午”作为节 名出现于唐代考 后记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