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精)/李泽厚集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精)/李泽厚集

  • 字数: 239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李泽厚|责编:曾诚
  • 商品条码: 978710802897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1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对中国整个传统作某种鸟瞰式的追索、探寻和阐释,提出“实用理性”“乐感文化”“文化心理结构”“审美的天地境界”等一系列重要学术观念,并以此贯穿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 着重论证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本书反对那准宗教式的伦理主义,揭示儒、道、墨等思想中的农业小生产的东西,并以《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作为本书前导。从后一方面说,比较起埃及、巴比伦、印度、玛雅等古文明来,中国文明毕竟又长久地生存延续下来,并形成了世罕其匹、如此巨大的时空实体。历史传统所积累成的文化形式又仍然含有值得珍视的心理积淀和相对独立性质;并且百年来以及今日许多仁人志士的奋斗精神与这文化传统也并非毫无干系。所以本书又仍然较高估计了作为理性凝聚和积淀的伦理、审美遗产。这实际也涉及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问题。……历史本就在这种悲剧性矛盾中行进。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啊!” ——李泽厚,1985年
作者简介
李泽厚,中国当代具原创性、具系统性、具影响力、享有世界声誉的大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李泽厚1930年6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实践美学”;80年代开时代之先声,独领风骚,风靡神州,被誉为“思想领袖,青年导师”,创造了思想文化界的“李泽厚时代”。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等。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世界具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跻身于世界伟大文艺理论家行列。 主要著作:《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伦理学纲要》《哲学纲要》《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什么是道德》《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等;结集有《李泽厚十年集》《李泽厚集》《李泽厚对话集》等。
目录
内容提要 孔子再评价 一 “礼”的特征 二 “仁”的结构 三 弱点和长处 四 附论孟子 墨家初探本 一 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典型 二 墨家思想并未消失 孙老韩合说 一 兵家辩证法特色 二 《老子》三层 三 所谓“益人神智” 荀易庸记要 一 人的族类特征 二 儒家世界观的建立 三 天、道、人 秦汉思想简议 一 道、法、阴阳、儒家的合流 二 天人宇宙论图式 三 阴阳五行的系统论 四 五行图式的历史影响 庄玄禅宗漫述 一 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二 人格本体论 三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 宋明理学片论 一 由宇宙论到伦理学 二 理性本体的建立及其矛盾 三 “心”的超越与感性 四 遗产的两重性 五 《片论》补 经世观念随笔 一 “内圣”与“外王” 二 “治人”与“治法” 三 经学与史学 试谈中国的智慧 一 时代课题 二 血缘根基 三 实用理性 四 乐感文化 五 天人合一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