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小学数学教师新经典)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小学数学教师新经典)

  • 字数: 420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张奠宙//巩子坤//任敏龙//张园//殷文娣
  • 商品条码: 9787544479431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针对目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缺失,以及如何改进,作者做了深入的思考,通过一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对教材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议。
作者简介
张奠宙,1933年出生于浙江奉化。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专长算子谱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曾任“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两组长之一。全国教师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1997年当选为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1995、1998)。2017年11月,被中国教育学会等六单位推选为“当代教育名家”。主要数学教育著作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中国数学双基教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情真意切话数学》《数学教育概论》等。
目录
第一部分 关于“数”“文字”与“方程” 课题1 度量衡制与国际接轨是历史大趋势 【原始文稿】小学数学需要与时俱进——从大数的读法说起 【一线回声】与时俱进,继承与发展并存——从大数的读法说起 【数方夜谈】关于“大数的读法” 课题2 加法与乘法交换律不是“可以写出来”的 【原始文稿】正本清源,通过“数数”活动理解运算律——关于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的谈话 【一线回声】关注数学本质,实现“运算律”的构建——对“运算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方夜谈】教学运算律,须先厘清运算的本质 课题3 文字代表数的作用要分类,不可一锅煮 【原始文稿】把数学思想方法适当地说出来——从“文字代表数”的意义说到方程的本质 【一线回声】“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符号意识”——与张奠宙先生商榷 【数方夜谈】“符号代表特定的数”和“符号代表任意的数”,孰先孰后 课题4 再次建议淡化“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原始文稿】数学概念教学要融人中华文化,推陈出新——谈小学数学里“方程”概念的表述 【一线回声:之一】“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 【一线回声:之二】凸显核心价值,促成意义建构——“认识方程”教学实践与评析 【数方夜谈】“认识方程”要突出它的建模本质与核心价值 课题5 用温度计引入负数,并不理想 【原始文稿】多多注意数学本质的揭示——剖析“用温度计引入负数”的优缺点 【一线回声】也来剖析“用温度计引入负数”的优缺点——读张奠宙先生一文的启示 【数方夜谈】负数概念不是从生活里来的,是由数学内部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部分 关于“除法”“分数”和“比” 课题6 忽视“包含除”后患无穷 【原始文稿】教材编写要注意防止片面的思维定势——评小学数学教材中忽视“包含除”的倾向 【一线回声】教材已将“偏心”进行到底 【数方夜谈】小学数学中切莫忽视“包含除”的教学价值 课题7 究竟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教材交代得不大清楚 【原始文稿】“分数”教材里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谈分数与包含除的关系 【一线回声】怎么解决绳子剩余长度的表示问题——也谈分数与包含除的关系 【数方夜谈】分数的引入离不开“包含除” 课题8 分数是用来表示大小的,为什么要回避呢 第三部分 关于图形与几何 第四部分 其他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