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学与儒道思想研究(上下)

经学与儒道思想研究(上下)

  • 字数: 96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詹石窗|责编:方国根//李之美//夏青
  • 商品条码: 97870102242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8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9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近40年公 开发表的系列学术论文中精 选出80篇文章组成的论文集 ,分为上下卷,共分为六大 部分内容:“儒道渊源与思 想综论”,侧重于探讨儒道 文化渊源,综合考察儒道的 一些思想特点;“易学与道 教思想建构”,以基本概念 、信仰特点、修行要领为切 入点,考察易学与道家道教 思想建构的关系;“道门人 物与经典的易学内蕴”,就 具体的道教经典、人物生平 事迹、著述考察易学思想的 影响;“大道哲学与养生研 究”,论述道家与道教哲学 的内涵、特点,考察道家道 教养生文化的思想底蕴;“ 儒家学派与经学思想”,选 择儒家学派中一些人物著述 ,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经学思 想或受到经学影响的情况; “道教文艺与审美境界”,从 审美角度,审视道教人物在 诗词、曲艺、小说、戏剧等 方面的创作,分析其思想表 征与艺术特点。
目录
凡例 前言 上卷 儒道渊源与思想综论 八卦起源新探 伏羲氏与《周易》的“平安”精神考论 老子对祭祀文化的哲学升华 儒道德治精神与圣功法门 儒家经学与道佛关系论 “内圣外王”的道家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 青乌、道教与生殖崇拜论 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 道教生态安全意识发微 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 道教人格完善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道教和谐观与人类整体生存 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 道教符号刍议 关于生命道教的几点思考 易学与道教思想建构 道家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探究——简论老子思想与易学之关系 易学与道教文化的融通关系略论 以易解道:古老文化殿堂中的巧妙建构 论易学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 论道教神仙形象的符号功能及其与易学的关系 太上老君形象与易学的关系 “十洲构想”与易学 道教灯仪与易学关系考论 论易学象数对科仪语言的隐性影响 道教摄生法门与易学关系考释 心法与《易》学 全真道的内丹养生说与易学关系略论 道门人物与经典的易学内蕴 早期道典《太平经》易学思想考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试论《参同契》对“纳甲法”的应用 《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 论《阴符经》对《周易》原理的继承与发挥 遁甲之学符策化 陈抟《无极图》的符号养生内涵 张伯端《悟真篇》的易学象数符号意蕴 龙眉子的还丹理论与《周易》关系考 正传别传二重化——俞琰《易》说浅析 李道纯易学思想考论 吕子《易说》问世时代与思想考论 下卷 大道哲学与养生研究 道家人文医疗及其现实意义 老子《道德经》的宏观医疗精神发秘 《道德经音诵》的缘起、旨趣与文化养生述论 兵家与医家的思想融通及对道教养生的影响 道教“三大形态”与修持“五字真言” 论“我命在我”的道教养生精神——对一种生命自我控制模式的分析 道教文化养生及其现代价值 明堂思想与道教符号养生 文昌信仰与孝道传播及其社会疗治 “禹步致灵”与养生健身 钟吕道派的金丹养生思想 玄武与传统丹道思想 论净明道的身心健康思想 宁全真科仪著述与医学养生 浮游守规中——虚白子“规中”丹诀的符号养生旨趣 郑北恋内丹思想考论 儒家学派与经学思想 《诗经》在孟子哲学建构中的作用 诚明中和的人格完善——儒道思想交涉的一个领域考察 詹敦仁的经学思想考论 刘牧《易数钩隐图》略析 杨时易学思想考论 邵雍的“皇极经世”学及其历史影响 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及其现代意义 试析朱熹对太谷学派生命哲学思想的影响 论太谷学派对道教生命思想的融通 蔡清易学思想考论 李光地与《易》学 道教文艺与审美境界 金丹派南宗诗词论要 所南砺志寄醉乡——论郑思肖诗歌的道教意蕴与艺术境界 赤城别有思仙梦——张雨诗歌的道教文化内涵及其艺术旨趣 张三丰诗词的道教本色 刘一明诗歌的道教内涵及其审美旨趣 道教小说略论 南宋金元笔记小说的道教内涵与审美情趣 简论道教对传统戏剧的影响 元代道教戏剧的象征性 论元代道教戏剧的两个艺术特征 明代神仙道化剧考论 道情考论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