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

  • 字数: 85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张长寿//殷玮璋
  • 商品条码: 97875004487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3
  • 出版年份: 2004
  • 印次: 3
定价:¥3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至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史称周代。这一时期周武 王、周平王分别建都西安与洛阳,由此,史家又以西 周、东周称之。 张长寿、殷玮璋等编著的《中国考古学(两周 卷)(精)》介绍了我国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中对两周 遗址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及其研究成果。这些发现 在许多方面不仅填补了文献的空白,也从不同视角阐 述了周朝八百余年间,创造的比商代更高的历史文明 ,洞察到东周时期出现社会变革并向封建制度转化的 必然趋势。两周是我国青铜时代的巅峰时期。青铜制 品中有不少惊世之作,还出现了人工冶铁业。读者可 从本卷对两周时期的都城遗址规模、布局与出土物的 介绍,了解到当时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看到周公 所制的“礼制”及走向“礼崩乐坏”的过程,感受到 古代先民在农业,手工业与艺术文化方面的卓越创造 力。进而意识到两周时期的文明成果对后世的文明发 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引用资料丰富,涉 及内容广泛,对从事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艺术 史、文物与博物馆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者,都有极 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中国考古学》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先周文化探索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 第二节 先周文化及其渊源的推断 一 先周文化 二 先周文化的来源 第三节 先周文化的分期及分布地域 第四节 聚落形态和社会生活 一 居住址 二 墓地和葬俗 三 社会生活 第五节 先周文化与周边青铜文化的关系 一 先周文化与商文化 二 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 三 先周文化与辛店文化 第二章 西周文化的分期、年代和都邑 第一节 西周考古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西周考古学文化的分期 第三节 碳十四测定的西周考古学的年代框架 第四节 都城和聚落形态 一 建筑基址 二 铜器窖藏 三 手工作坊遗址 第五节 墓葬制度和习俗 一 家族墓地 二 带墓道的大型墓葬 三 中小型竖穴墓 四 殉葬人和车马坑 五 洞穴墓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墓地 第一节 燕国墓地 第二节 晋国墓地 第三节 虢国和应国墓地 一 虢国墓地 二 应国墓地 第四节 卫国、邢国和管国墓地 一 卫国墓地 二 邢国墓地 三 管国墓地 第五节 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 第六节 鲁国故城墓地和刘台子墓地 一 鲁国故城墓地 二 刘台子墓地 第七节 豫国、漂国和戈国墓地 一 稳国墓地 二 漂国墓地 三 戈国墓地 第四章 江南地区的西周文化 第一节 长江中游的西周聚落遗址 一 蕲春毛家咀遗址 二 蕲春新屋垮铜器窖藏 三 黄陂鲁台山西周墓葬 四 望城的西周遗址与墓葬 五 长江中游西周聚落遗址的特点 第二节 长江下游的土墩墓 一 土墩墓的分区 二 宁镇地区土墩墓的分期 三 宁镇地区土墩墓的年代 四 宁镇地区土墩墓出土的青铜器 五 屯溪地区土墩墓的陶瓷器与墓葬年代 六 屯溪地区土墩墓出土的青铜器 第五章 西周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第一节 农业和养殖业 一 农业 …… 第六章 西周时期的文化 第七章 东周时期城市的发展 第八章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墓葬 第九章 东周时期南方地区的墓葬 第十章 东周时期的生产技术 第十一章 东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第十二章 两周时期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