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史学史(精)/近现代名家讲义丛刊

中国史学史(精)/近现代名家讲义丛刊

  • 字数: 312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金毓黻|责编:陈丽娟
  • 商品条码: 97875325982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毓黻是20世纪上半叶 很有成就的史学家,以精 于东北史研究、宋辽金史 研究和中国史学史研究为 世所重。其《中国史学史 》一书,是中国史学史这 门专门史在开创时期的代 表性著作,在规模、内容 、体例和撰述宗旨等方面 ,都堪称中国史学史研究 的创始之作,它表明史学 在追寻、反思自身历史的 过程中,曾经有过怎样艰 难而有意义的经历。在20 世纪40至60年代有较大的 影响,至今仍有学术上的 参考价值。
目录
重版说明 导言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 史以纪事为职不过掌书起草——“史”字之本义——中与贰之释 义——《周礼》“五史”与左史右史——古代史官表——汉官有太史 令无太史公——古籍掌于百司之史即百家出于王官所本——古人 未尝以史名书 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 “六经皆史”之释义——《尚书》、《春秋》俱为古史——《春秋》与《左 氏传》——《左氏传》与《国语》——《逸周书》——《竹书纪年》 《世本》——《战国策》——《穆天子传》及《山海经》——春秋时各国 皆有史——古史保存之法——孔子与左丘明 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 司马迁作《史记》之动机与背景——《史记》之得失——《史记》释 名——《史记》缺篇——褚少孙补《史记》——班彪《史记后传》 班固因父作而修《汉书》——《汉书》之得失——《史记》《汉书》之优 劣——续补《汉书》——荀悦《汉纪》——《史记》《汉书》皆属于撰述 亦皆为私修之史——纪传一体所本——马班二氏史学之梗概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 (一)后汉史:《东观汉纪》与三史——范哗《后汉书》、司马彪《续汉 书·八志》——《后汉书》之得失——袁宏《后汉纪》 (二)三国史:陈寿《三国志》——《三国志》与《汉晋春秋》——裴松 之《三国志注》 (三)晋史:十八家《晋书》——臧荣绪《晋书》与《新晋书》——诸家 《晋书》之得失——唐重修《晋书》 (四)十六国史:崔鸿《十六国春秋》——《十六国春秋》伪本与辑 本——《十六国春秋》与《晋书·载记》 (五)南北朝史:宋、南齐、梁、陈四史及魏、北齐、周、隋四史——李 延寿《南史》、《北史》——李氏侪隋代于七朝之故——南、北二 史可补“八书”之阙——附于《隋书》之《五代史志》 本期私史繁多之原因——本期史家之等第——史例典礼与 方志 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 职掌天时星历之太史与修史之官分途——史官之名凡三变初名著 作次名史官再次名翰林官——女史——记注之法及其得失——刘 知幾论设馆修史之弊——韩愈柳宗元之论修史——万斯同论设局 分修之失——唐宋以来官修国史之原因——中朝之史官不若州县 之典吏——历代史官制度沿革表 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 本期纪传体正史私修者少之原因——唐宋以来官修国史之制度 (一)编年体之实录:实录表——《唐实录》——《宋实录》——《辽 实录》——《金实录》——《元实录》——《明实录》——《国 榷》——《清实录》——《东华录》——《宣统政纪》 (二)纪传体之正史:《旧唐书》——《新唐书》——旧、新两《唐书》 之得失——《旧五代史》——《旧五代史》辑本与原本——《宋 史》——《宋国史》——《辽史》——金时所修之《辽史》 《金史》——刘祁与元好问——张柔献《金实录》——王鸦初修 《金史》——元代迟修三史之故——脱脱主修三史——三史义 例——三史之得失——《元史》——明修《元史》凡两次 《明史》——《明史》之改订——《清史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