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德经全鉴(珍藏版)(精)

道德经全鉴(珍藏版)(精)

  • 字数: 251
  • 出版社: 中国纺织
  • 作者: (春秋)老子|译者:东篱子
  • 商品条码: 97875180264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称《道经》; 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 以无德”,所以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 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以及明暗变幻的 微妙;《德经》说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 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而且文字简洁 、富有韵律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因此 ,有人说《道德经》是哲学的诗化表述。 由春秋老子所著、东篱子解译的《道德经全鉴( 珍藏版)(精)》一书解读行文通俗易懂,能够帮助 大家更好地理解《道德经》中的智慧真谛,让“道” 真正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我们能从身边事 物的细枝末节中体会老子的思想。
目录
第一章 章道可道非常道:无形大道的智慧之光 “道”是万事万物由生及灭循环往复的规律。“道”不可用言辞描述,“道”无处不在而又无行无踪。因为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所以“道”看起来才如此琢磨不定。也因此,老子才喜欢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在事物不断的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中,老子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所有问题的解决之道。 1 大道看“有无” 2 大道看“祸福” 3 大道看“坚柔” 4 大道看“曲直” 5 大道看“简繁” 6 大道看“无为” 7 大道看“动静” 8 大道看“虚实” 9 大道看“巧拙” 第二章 修身之道:谦谦君子的养成法则 在《道德经》中,老子用了很多篇幅来说修身的重要性。在老子看来,君子也好,圣人也罢,没有谁一生下来就十全十美。那些贤人君子们之所以处处受人敬仰,都是后天“修”来的结果。正如佛家所言,没有今天的修行,就没有明天的正果。但与佛家有所不同的是,老子的修身之道并没有太多高深的法门,只要大家在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轻松做到。 1 圣人都知道自己的无知 2 自矜者不会长久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 善下者为王 5 不武不怒,不与人争 6 内敛方能成名士 7 取长补短天之道 8 不视,不听,不搏 9 时时提醒自己做个正直的人 10 美善与邪恶相距多远 11 “德”是修身养性的甘霖 第三章 养心之道:纯真、幸福是根本 面对滚滚红尘,多少忙碌的现代人迷失了自己的心灵,渐渐僵化成一台台永不停歇的机器,进而身形交瘁、疲惫不堪。这样的生活谈不上快乐,而没有了快乐,心就没有了幸福感,生命又有何意义?在几千年前老子就看透了这一切,于是,他告诉人们,简单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顺其自然,不要过于强求太多,不要用尽心计去算计他人,让一切回归质朴,那么在世俗中就可以永葆清新、宁静、快乐的心境。 1 超然旷达,宠辱不惊 2 道是简单的,快乐也是很简单的 3 心“虚”是一种境界 4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 像水一样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 6 静止的水才清 7 欲心杂念使人心累 8 知道“止”就没有那么累了 9 得失都是“道” 10 不要想得太多,太远 11 无“患”即无忧 12 无拘无束,给心灵一片广阔的天地 13 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 第四章 处世之道:游刃有余地立足于世 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谁可以孤立存在。那么,如何游刃有余地立足于社会,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老子深明此理。在当时乃至于今天,若没有良好的处世之道是很难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更别说成就一番伟业了。尽管老子后还是无奈地归隐山林,但他留给我们的处世智慧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 诚信不足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2 不要轻易许诺 3 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 4 不要固执地坚持己见 5 示人以弱,将锋芒隐藏起来 6 “道”无须言说 7 刚柔并济,进退有道 8 给别人留点空间 9 神龙在天,不见首尾 10 为人处世必须具备“大”的胸怀 第五章 待人之道:包容、善良是待人良方 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心态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和心态对待你,这有点像牛顿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所以在与人交往遭受挫折的时候,不要一味埋怨别人自私、冷漠、尖酸刻薄,想要别人对自己好,首先要检点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得到位。在这里,老子告诉大家,拥有一颗包容和善良的心,是待人的佳之道,这样的人自会得到老天的眷顾和善待。 1 不要随意伤害人 2 智者都明白成人达己的道理 3 用平等之心看天下 4 学会包容,终身不殆 5 付出时不要想着回报 6 君子须有仁慈之心 7 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多少 8 天道公平,作恶必受惩 9 受到伤害不要急于报复 10 待人接物要以“和”为本 11 美善的言辞可以赢得尊重 12 施予者得到的多 第六章 谋事之道:踏实稳健,万事可成 人活一世,草生一秋,若不成就一番事业岂不是枉费了这宝贵的一生?的确,很多人从小的志愿就是功成名就、流芳百世。但话又说回来,“想”跟“做”永远是两码事。所以,老子才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都证明,踏实稳健的作风是成就万事的不二途径。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 万丈高楼平地起 3 圣人更懂得如何去做正确的事 4 天下事须做精、做细 5 踮着脚是站不稳的 6 不要被主观感觉所束缚 7 谨慎地开始,坚持到结束 8 空杯子才能用来盛水 9 处乱不惊,变弱为强 10 不因艰险失去斗志 11 勤而行之,可为“上士” 12 正确地思考,小心地谋划 13 做事的“大道”取法于自然 第七章 为上之道:管理其实很简单 《道德经》中精彩的地方就是老子给为上的当权者们提出的治国安民的忠告和良策。老子认为,只有对百姓一视同仁,淳朴虚静,遵循“无为”之治,才可以治理好天下。这些治国安邦的方略同样适用于现代管理实践。如何用人,如何留人,如何管人,如何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这些让管理者们为之头疼的问题,在《道德经》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1 为上者要有不争无为之德 2 善用人者,为之下 3 要听得进忠告 4 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5 做领导的必须以身作则 6 上有“为”,则民难治 7 简单的管理之道 8 有权不可无威 9 治大国若烹小鲜 10 民众不需要太多烦琐的法令 11 施政不可过于苛刻 12 天道坦然而善谋 第八章 避祸之道:清醒、淡泊方可保全自身 自古至今,趋利避害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大学问。谁都想一辈子平平安安、无忧无患,可是真正善始善终的有几人?正所谓“前车倒了千千万,后车到此还复然”。为什么悲剧会一再重演呢?老子的谆谆教诲告诉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潜藏在繁华背后的危险的种子,用淡泊的心看待一切功名利禄之诱惑,方可保一生平安。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功成而不可居 3 功成身退也是不错的选择 4 不要被表面的利益所迷惑 5 鱼再得势也不能离开水 6 当糊涂时则糊涂 7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8 不争则无祸害之忧 9 用超然的心态看待眼前的荣华富贵 10 事盛则衰,物极必反 附录:《道德经》全文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