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精)/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精)/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 字数: 272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美)曾小萍|责编:吕鹏军|总主编:董建中|译者:董建中
  • 商品条码: 97873002787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国。18世纪 的中国不是“不变”,而是存在着生机勃勃的“变 革”,是潜在发展成为强大、近代的中国的重要改革 时期。“耗羡归公”是财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改革的顶点,它不仅解决了前朝遗存的种种问题,而 且是对当时各种财政危机的合理化解决方案。各省实 施改革,因地制宜,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成效显著, 有益于国计吏治民生。“耗羡归公”并不能一劳永逸 地解决清朝财政存在的所有问题,改革从一开始就受 到抵制,加上集权国家的财政要求,社会经济条件的 变化,传统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制约,后来的“耗羡归 公”政策辉煌不再。 这是一部“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作品,是一部利 用档案细致探讨中国历史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译著有《洋镜头里的老北京》、《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合译)、《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自贡商人:近代早期中国的企业家》,组织翻译《清史译丛》第十一辑。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不稳定财政的根源 一、晚明财政改革的遗产 二、制度问题的官僚政治解决之道 第二章 非正式经费体系 一、清初的收入分配 二、地方政府的财政需求 三、清初财政的非正式经费体系 第三章 火耗归公 一、打击政府亏空 二、地方财政改革:火耗归公 第四章 财政合理化改革与各地的实施 一、找出一个模式 二、因地制宜 第五章 地方改革的多样性与基本原则 一、公费 二、公费的分配 三、养廉 四、改革后的陋规 第六章 改革的障碍:基层腐败与江南清查案 一、消除欠赋的措施 二、江南清查的起源 三、清查开始 四、官员内部出现问题 五、基层官僚的破坏活动 六、剖析税收腐败 七、清算 第七章 前瞻:火耗归公改革的失败 一、乾隆初年关于火耗归公的争论 二、乾隆时期的火耗归公 三、嘉庆时期的火耗归公 结语 原始资料的使用说明 征引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