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变法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中国史话

变法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中国史话

  • 字数: 15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王子今
  • 商品条码: 978750972662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正史中《史记》关于商鞅事迹的记述最早使用了“变法”的说法。长期 以来,“变法”也被看作“改革”的同义语。人们一般习惯于把王朝当政集 团成员所策动和主持的,规模较大、影响也较大的改革,特别是法令制度的 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都称之为“变法”。《变法史话》简要地回顾和介 绍变法史,希望通过对历代变法的理解和总结,增进对中国历史文化总体面 貌的认识。 《变法史话》由王子今所著。
作者简介
王子今,1950年12月生。1982年1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4年12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外专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出版《秦汉交通史稿》、《史记的文化发掘》、《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等学术专著20种,发表学术论文328篇。
目录
引言 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1“变法”的名义 2“革正法度”的意义 3“圣人”“变法” 一 吴起变法 1明法审令 2廉平,尽能得士心 3在德不在险 4死后留权 5“猜忍”与“刻暴” 二 商君的历史贡献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商鞅能令政必行 3尚力任法 4兵为强国之要 5迁都咸阳的意义 6商鞅与《商君书》的政治文化影响 7以“法古”反“法古” 8《商君书》“国强民弱”政治公式 9关于商君“刻薄” 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胡服之功未可知也 2赵武灵王胡服而朝 3革政而胡服 4“无穷之门” 四 汉武帝“更化” 1文化新政策: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2选官制度的创新 3新经济体制的确立 4轮台诏:“过天地之风雷” 五 王莽改制 1“匿情求名”的贵族 2王田私属 3五均六筦 4分州定域 5“东都”规划 6新莽王朝的覆灭 7“复古”的失败 8躁扰·激发·数变改:变法史上的教训 六 北魏孝文帝“变俗”“迁都” 1对中原“礼数”“法禁”的尊重和学习 2改革吏治的制度化建设 3迁都洛阳 4均田制·三长制 5“往宪”和“旧典” 七 “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的事业 1理财兴农新法 2省兵置将新法 3励学选官新法 4“三不足”精神 5“先王之法”和“先王之政” 6“井田”梦想 7“拗相公”形象 八 金世宗改革 1“以富贵文字,坏我土俗” 2资级不到庸何伤 3“小尧舜”称号 九 张居正改革 1加强边防:以相而兼将 2考成法 3一条鞭法 4张居正改革的负面现象 5柔刚·宽狭·缓急 6“夺情”风波 7身后一败涂地 十 戊戌维新 1《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2《强学报》和《湘学报》 3百日维新 4戊戌六君子 结语 变法的文化史思考 1中国历代变法的类型分析 2变法的理论和变法的实践 3“托古改制”:变法的策略形式 4变法运动与变法运动的主持者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