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精)

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精)

  • 字数: 39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赵炎秋|责编:郭晓鸿//王小溪
  • 商品条码: 97875203809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外文字与图像关系,以及图像理论与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字与图像、文字艺术与图像艺术的内部机制、各自特点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结论。该著的特点在于,尽量从中国学者的立场出发,结合中西理论与文艺实践,阐述文字与图像的核心问题与复杂关系,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该著在文字与图像关系、语言与文字关系、语言构建形象、图像中的表象与思想、文字与图像中的言象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原创性的发现与阐述。
作者简介
赵炎秋,男,1953年生,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文艺学学科负责人,文艺学专业、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湖南“121”人才工程第一梯队成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副会长。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字与图像 第一节 文字、图像与艺术视野 一 文字与图像的内涵与范围 二 艺术视野 第二节 读图时代的诗画差异 一 诗画同一说与诗画差异说 二 莱辛诗画差异说的主要内容 三 莱辛诗画差异说的局限 四 读图时代诗画之间的主要界限 第三节 视觉文化和语言文化的分层 一 从文字与图像的角度看语言文化与视觉文化的不同类型 二 从思想与表象的角度看语言文化内部的分层 三 从表象与思想的角度看视觉文化内部的分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字与图像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文字与图像的异质和互渗 一 文字与图像的异质性 二 文字与图像的互渗性 三 文字与图像的此消彼长 第二节 文字与图像的实指与虚指 一 文字与图像同居一个文本时谁居主导 二 文字用所指表征世界,图像用能指表征世界 三 语言与图像的实指和虚指及其相互转化 四 文字与图像的实指和虚指的常态与变态 第三节 可能世界理论与文字和图像艺术中的虚构世界 一 可能世界的相关理论 二 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 三 可能世界与虚构世界 四 文字与图像艺术中的虚构世界的真实性问题 五 文字艺术虚构世界与图像艺术虚构世界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语言与文字关系辨析 一 语音的物质与心理两个层面 二 文字与语言同属一个系统 三 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差异 第二节 语言构建形象 一 语言如何构成形象 二 语言为什么能够构建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字与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 第一节 文字的能指与具象的构建 一 文字的能指在具象构建中的作用 二 文字的所指在能指构建具象的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文字转化为具象与这种转化的不完全性 一 文字转化为具象 二 文字转化为具象的不完全性 第三节 转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一 从文字的角度看转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二 从形象的角度看转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第四节 文字词义与形象思想之间的关系 一 视觉性形象中词义与思想的关系 二 非视觉性形象中词义与思想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像中的表象与思想 第一节 图像与表象 一 表象与物象 二 异态的表象 第二节 图像的思想 一 图像表达思想 二 图像为什么能够表现思想 第三节 图像表象与思想的相互关系 一 图像表象与思想的相互作用 二 图像的象意关系与接受者 第四节 艺术家主观因素的渗入图像 一 艺术家主观因素渗入图像的几个阶段 二 艺术家突出主观因素的手段 第五节 图像与文字表达思想的差异 一 图像与文字在表达思想上的区别及其原因 二 图像与文字在思想表达方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字与图像作品中的“言象意”关系 第一节 王弼的“言象意”观及其意义和局限 一 王弼的“言象意”观及其意义 二 王弼的“言象意”观的局限及其原因 第二节 “言象意”三者关系与人类四种表征方式 一 “表征”内涵探讨 二 人类的四种表征方式 三 四类表征方式与“言象意”研究方法的运用 第三节 审美之“象”与表意之“象” 一 审美之“象” 二 表意之“象” 三 审美之“象”与表意之“象”的相辅相成 本章小结 附录 第一节 作为符号的戏剧 一 戏剧能指的一次性 二 戏剧符号的多中介问题 三 戏剧符号与戏剧观众 四 剧本能指与舞台能指 第二节 媒介与媒体:传媒的两种含义及其区分 一 媒介与传媒 二 媒体与传媒 第三节 鲍勃·迪伦事件与诺贝尔奖评委会的文学观 一 鲍勃·迪伦事件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的突破 二 鲍勃·迪伦事件对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的突破 三 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能否分享同一奖项?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