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与无尤对位译解道德经

与无尤对位译解道德经

  • 字数: 201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 作者: 与无尤|
  • 商品条码: 978757310458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化类书籍。作者以《道德经》的本真为 统合,以王弼本为蓝本,结合和参考了郭店楚墓竹简本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北大汉简本等三个关键版本,并 吸取了古今众多注家的研究成果,对《道德经》原文进 行了逐章、逐句、逐字修订,希望给世人提供一个更加 合理的标准化版本。 本书遵循三个原则:精准地把握《道德经》的本 真,把握老子写作《道德经》的出发点和目的;精准地 把握“无为而治”这一主线;精准地把握每一章的主旨 和语境。全书分为“道经”和“德经”,“道经”包括 道可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不尚贤等,“德经”包括 上德不德、昔之得一者、反者道之动等,带领读者讲解 道德经,生动形象,举例具有代表性,很有阅读价值。
精彩导读
《道德经》的本真 老子是千古圣人,格局宏大,使命非凡,他是为了解 决人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而生的。老子生于春秋, 时逢乱世,战争纷起,民不聊生。作为悲天悯人的大圣人, 老子岂能坐视不管!于是,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教导 统治者建立无为而治的大和谐社会。 《道德经》的本质是老子“教导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教 科书”,“治理”是《道德经》的核心命题。贯穿《道德经 》全书的核心思想只有四个字——无为而治,整部《道德经 》都是在阐述这四个字。而“天下长久的安定和谐”则是老 子设想的无为而治的结果,是《道德经》追求的终极结果, 是老子的终极理想。 老子设定的《道德经》的目标读者是“国家的统治者 ”。《道德经》中的“圣人”指代的是“得道的统治者”, 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是老子设定的《道德经》的教 化成果。因此,《道德经》也被称为“圣人哲学”和“强者 哲学”。 为了让统治者更有效地领悟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从 创世的高度构建了“道”这一宏大的哲学系统,作为无为而 治的理论依据,笔者称之为“援道入国”。 以上便是《道德经》的本真。因此,只有基于“无为 而治”的国家治理的角度解读《道德经》才能符合老子的本 意,“无为而治”才是我们学习《道德经》的首要内容。 遗憾的是,古往今来很多人站在“儒家伦理学”的角 度译解《道德经》,以至于把《道德经》解读成了个人修身 养性的书,这是犯了根本性的错误。事实上,《道德经》和 伦理学毫无关系,《道德经》中从来没有提出过和探讨过与 伦理学有关的任何话题。 “道”代表老子的创世观。老子的“道”是形而上的 道,是超越界的道,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创世 之道。宇宙万物皆由道生。 “德”代表老子的世界观。道即是德,德即是道;道 是宇宙万物创生的根本驱动力量,德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 驱动力量;道为体,德为用;道属于超越界,德是道的存在 性,是道在存在界的具体体现,存在界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 ;道是宇宙万物诞生的根本原因,德是宇宙万物多姿多彩、 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无为”代表老子的价值观。“无为”不是不为,而 是最高级的为,是“道法自然”的为,是大为。 “无为而治”代表老子的政治观。“无为而治”不是 不作为的治理,而是“道法自然”的大治。 不能精准地理解“道、德、无为、无为而治”四个概 念,就无从理解《道德经》。 老子毕竟是大圣人,格局宏大,出语不凡,整部《道 德经》文短意丰,言辞华美,朗朗上口,格言警句频出。仅 从文学角度来看,《道德经》亦堪称古文经典。正因此,很 多人从格言警句的角度出发解读《道德经》,把《道德经》 当成了个人修身养性的指南,凡是把《道德经》解读为个人 修身养性之指南书的,都是把老子的格局看小了,都是对《 道德经》的降格解读(不带有任何贬义),笔者称之为“援
目录
导读 《道德经》的本真 关于《道德经》的译解 学习和传承《道德经》的意义 澄清几个概念 道经 第一章:道可道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三章:不尚贤 第四章:道冲 第五章:天地不仁 第六章:谷神不死 第七章:天长地久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持而盈之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十六章:致虚极 第十七章:太上 第十八章:大道废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第二十三章:希言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 第二十九章:欲将取天下而为之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夫兵者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德经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治大国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