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精)/精神译丛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精)/精神译丛

  • 字数: 250
  • 出版社: 西北大学
  • 作者: (德)马丁·海德格尔|总主编:徐晔//陈越|译者:黄瑞成
  • 商品条码: 978756044001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是马丁 ·海德格尔于1926/1927年冬季学期举办的马堡讲座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的讲课稿, 列入德国克劳斯特曼出版社“海德格尔全集”第23 卷,中译本据此全集本译出。本书包括一个“引言 ”和五大部分,以及出自海德格尔手稿的“附录” 。在这部讲稿中,海德格尔脱离常见的以笛卡尔为 近代哲学开端的哲学史分期,将托马斯·奎那纳入 其中,认为托马斯通过亚里士多德对古典哲学有了 可靠理解。在彻底研究了托马斯之后,讲稿论述笛 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沃尔夫和克鲁西乌斯 的篇幅逐步递减,最后只有一页文本简论康德。海 德格尔认为,这些哲人的目的都是为哲学重新奠基 ,但在这些哲人那里,存在本身仍如在古代那样, 并未成为问题。讲稿以此指引结束,预示了《存在 与时间》的主导性问题。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二十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路标》,《林中路》和《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等。
目录
引言 本讲座课程预告: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一、本讲座课程预告 二、科学的形而上学概念与庸常的形而上学概念 三、自然的发现和数学物理学的建构 (一)对自然的科学发现和存在论思索 (二)数学的新含义 四、研究的四个难题:存在——自然——人——真理 五、哲学的概念和方法 (一)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批判科学 (二)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六、前科学的和科学的生存 (一)与工具世界的环顾交往和科学研究 (二)环顾发现转变为理论活动 (三)主题化作为客体化的可能性条件 七、实证科学与哲学 (一)实证科学源于哲学 (二)存在者指向的实证科学和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批判科学 (三)哲学作为先验哲学 (四)在哲学的开端处一种方法性思索的必要性 八、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一)何为现象学 (二)关于现象概念 九、总结 第一部分 托马斯·阿奎那 十、任务与文献 十一、生平与著作 (一)生平 (二)研究进程 (三)托马斯·阿奎那著作版本 (四)某一条目的方法论框架 十二、Quaestionesdisputataedeveritate[关于真理的辩难] (一)一般特征 (二)quaestioprimadeveritae[关于真理的第一问]的奠基性含义 (三)比较Denaturagenefis[《论属的本质》]中的划分原则 (四)对超越之物的先验演绎模式 十三、veritas[真理](adaequatio[符合])的存在论意义 (一)真理的三个定义 (二)存在论的基本难题:人的认识的存在方式 (三)第一哲学作为神学 (四)适合(adaequatio[符合])作为真理的基础 十四、重复 第二部分 勒内·笛卡尔 第三部分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 第四部分 戈特弗里德·威尔海姆·莱布尼茨 第五部分 迄今为止考察过的形而上学通过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及其学派的哲学努力直至康德的前批判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