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校美育课程实践探索与教学创新

高校美育课程实践探索与教学创新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
  • 作者: 罗枫
  • 商品条码: 97875226137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高校美育课程 和教学研究,探讨基于美育 独特视角的身心和谐发展的 “全人教育”。第一章和第二 章从“课程论”角度研究分析 高校美育课程的范畴和基本 原理;第三章从“教学法”角 度探索创新高校美育课程教 学方法;第四章运用“课程 论”和“教学法”,把握“时代 特点”提出“五育融合”下高 校大美育生态体系建设;第 五章介绍高校美育课程教学 实践创新。试图通过上述理 论和实践,强调美育既是一 种“美”的形式教育,又是一 种“德”的价值引领,即从美 育特有的审美之“意”和人文 之“境”出发,阐述其所具有 的对“真善美”自由人格的追 求和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塑 造之功能。 本书可供高校美育课程 和教学研究人员参考,也可 供广大高校师生使用。
目录
引言——新时代美育 第一章 高校美育课程的范畴 第一节 高校美育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 二、高校美育课程 第二节 高校美育课程的基础 一、美——主客体身心“和谐” 二、美育——“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节 高校美育课程的本质 一、自然美——激发美的情感 二、社会美——培养美的心灵 三、艺术美——塑造美的灵魂 第二章 高校美育课程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高校美育课程的目标 一、高校美育目标——真善美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审美之“意”和人文之“境” 第二节 高校美育课程的内容和类型 一、高校美育课程——基于审美“认知—行为—情感” 二、认知类美育课程——补偿与发展 三、实践类美育课程——习得与创造 第三节 高校美育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内容和方法——综合化和多样性 二、核心素养本位评价——基于人的成长与发展 第三章 高校美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 沉浸式教学法 一、沉浸体验和沉浸式教学——目标清晰的身心投入 二、沉浸式教学融入高校美育教学方式——基于沉浸体验要素 第二节 愉快教学法 一、愉快教学法的本质“悦志悦神” 二、愉快教学法的审美要素——认知和情感 三、愉快教学法在美育课程中的运用——感知、体验和行为 第三节 混合式教学法 一、混合式教学法的内涵与设计 二、混合式学习投入体系构建和要素分析——深度学习视角 三、混合式“三位一体”教学实践框架——保障、载体和实施 第四章 “五育融合”导向的新时代高校美育体系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美育形式 一、思想认识——加强美育理论研究 二、课程设置——优化美育课程体系 三、师资建设——统筹美育师资队伍 四、功能发展——协同美育社会资源 第二节 “五育融合”的基本原理 一、“五育融合”的概念提出 二、“五育融合”的理论基础 三、“五育融合”下的各育——各美其美 第三节 “五育融合”下的美育建设 一、美育在“五育”中的地位 二、以美育为视角推进“五育融合”——美美与共 三、高校大美育平台载体搭建——大同之美 第五章 高校美育课程的教学实践创新 第一节 实践背景 一、“五育融合”赋予时代新使命 二、教育数字化改型提出新需求 第二节 教学理念和课程价值取向 一、教学理念——深度学习,知行合一,全人教育 二、课程价值取向——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 第三节 教学设计与实施——以“传统工艺美术鉴赏创作”课程为例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教学逻辑思路 三、教学环境资源 四、教学过程 五、课程教学评价 六、课程特色创新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