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学术丛书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学术丛书

  • 字数: 27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颜岩|责编:杨晓芳
  • 商品条码: 97875227046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 论述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 性批判理论的学术专著,主 要从日常生活批判、激进需 要批判、历史哲学批判、政 治哲学批判、伦理学批判、 文化哲学批判等角度对东欧 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 进行阐释和评析。一方面有 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现代性 批判的问题域,辨明资本主 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另一 方面有助于反思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的多元性和本土性, 推动中国现代性的构建和中 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书的 主要创新有五个方面:一是 试图跳出传统流派(人物) 研究模式的框架,依照总体 性的原则围绕核心论题展开 研究;二是充分运用文本学 研究法,所有分析都建立在 对一手文献的细致解读之上 ;三是注重同西方马克思主 义、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 主义等思潮展开比较研究; 四是紧密结合东欧社会历史 条件和文化传统进行研究, 强调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五是理论联系实际,一方 面揭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 代性批判的理论特质和发展 逻辑,另一方面阐明其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
作者简介
颜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10余项课题,出版论著3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国外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成果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和摘编。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理事、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理事等职。
目录
导论 一 东欧文化精神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二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特质与逻辑演进 三 国内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状 四 本书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走向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批判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革命 一 日常生活的概念与特质 二 个体的生成与家庭变革 三 对象化范式下的日常生活危机 第二节 伪具体的日常生活及其破除 一 伪具体的世界及其特征 二 具体的辩证法 三 日常生活与理性形而上学批判 本章小结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的意义与限度 第二章 激进需要与理性乌托邦 第一节 激进哲学与理性乌托邦 一 哲学在现代社会的定位与功能 二 哲学价值讨论何以可能 三 激进哲学与激进乌托邦 第二节 激进需要及其异化批判 一 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及其内在张力 二 资本主义现代性条件下的需要结构批判 第三节 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结构的构想 本章小结 在现代性条件下重新审视需要概念 第三章 历史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 第一节 从历史哲学到历史理论 一 历史意识的发展阶段 二 何谓“后现代性” 三 历史哲学批判 四 走向一种历史理论 第二节 经典现代性理论家的思想遗产 一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伦理学遗产 二 对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解读 三 韦伯的领域划分理论 第三节 作为现代性基本预设的偶然性 一 现代人的偶然性生存境遇 二 不满意的社会与自决的需要 本章小结 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理论? 第四章 现代性的多重逻辑与动态平衡 第一节 作为现代性动力的启蒙辩证法 一 无限否定的现代性 二 现代性的悖论 第二节 现代性的三种逻辑与钟摆运动 一 现代性的三种逻辑 二 现代性的钟摆运动 第五章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 第一节 现代性条件下的“正义”论辩 一 分配正义与按劳分配 二 超越正义与按需分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