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与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与效应研究

  • 字数: 223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李萌|责编:王洋
  • 商品条码: 97875096924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金融资源错 配这一主题,主要研究两 大问题:一是我国金融资 源错配的形成机理,包括 内在形成机理和外在形成 机理;二是金融资源错配 的效应分析。全书分别从 行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 应以及企业间金融资源错 配的效应展开研究。针对 行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 应。主要探究了金融资源 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 损效应。针对企业间金融 资源错配的效应,由于金 融资源错配一方面引致产 出效率高的企业难以获得 金融资源,从而对企业的 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造成 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产 出效率并不高的企业却因 非市场因素反而能够获得 金融资源,这样一来,拥 有金融资源的企业会拓宽 其投资渠道,在其主营业 务盈利性不高的情况下, 转而投向高盈利高风险的 领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承担。因此,本书进一步 将企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 效应细分为金融资源错配 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减损效 应和金融资源错配的企业 风险效应两个方面。最后 ,本书进一步提出优化金 融体系结构、促进资本市 场发展、促进大型和中小 型金融机构配合、促进征 信体系建设、优化监管理 念、打破行政垄断、加快 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建议 ,试图为不断提高我国金 融资源配置效率做出些许 贡献。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金融资源 (二)金融资源配置 (三)金融资源错配 (四)减损效应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二)金融功能论 (三)金融发展理论 (四)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五)信贷配给理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金融资源错配的实质 (二)金融资源错配的表现 (三)金融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 (四)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五)金融资源错配的风险效应 (六)金融资源错配的测度 (七)文献评述 第三章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现状及指标测度 一、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现状 (一)金融资源所有制错配 (二)金融资源规模错配 (三)金融资源行业错配 (四)金融资源区域错配 二、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指标测度 (一)金融资源错配指标的测度标准 (二)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指标测度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 一、内在形成机理 (一)信息不对称与金融资源错配 (二)要素市场扭曲与金融资源错配 (三)金融摩擦与金融资源错配 二、外在形成机理 (一)金融体系不健全与金融资源错配 (二)所有制差异与金融资源错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