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悟道(道德经身解)

悟道(道德经身解)

  • 字数: 340
  • 出版社: 华龄
  • 作者: 存诚子|责编:郑雍
  • 商品条码: 97875169239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楼宇烈等提倡中国传统文化 的体验式学习,认为继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讲道理,更应 重视实践。本书作者历经数十年潜心钻研,及体验式学习 与研究,从健康养生、从身体的独特视角解读了老子《道 德经》中蕴含的大智慧。 作者认为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道家长生久视之道 ,是甚深层次的人类大生命学,它全面地探索了宇宙伟大 的物质存在和同样伟大的精神存在,作者仔细研析《道德 经》所讲的八十一课,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份精神大宴。
目录
序一:后天器用,具体之道  序二:天道人道,本来一道  导 论 一、东方圣哲  —老子和他的《道德经》  二、老子长生久视之道   与生命密码的自我重组  三、太极图  —宇宙道德文化的始点与终点  四、老子慧学与西方科学之间  五、老子道学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  道德经身解 第一章 大道体用  秦汉以前,诸子百家共奉一道。形而上无体、无极〇的恍惚之道与形而下有象、具体⊙的器用之道—太极之道的阴阳大 化之道。老子之道尽在于此。其余五千余言,皆系围着本章之进一步的讲述和展开 第二章 后天道用  先天虚灵之“道”乃“绝对真理”,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故难以名状。可名者皆后天“相对真理”之“德”,可见虚名之不 足尚也。老子在本章教导我们,在人生后天之德的道用之中,对天地万物的认识须两面齐观,以把握阴阳,行于中道 效法自然,方为上智 第三章 虚心实腹  老子将天地自然之法则,引申、应用于人世间的治世之道;也阐释了上一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圣人之治 第四章 道冲不盈  “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用而不用之大用,以表谦冲之道用之不盈、不尽 第五章 守中之道  天地生万物,自然而生,生而又灭,亦自然而然。天地不特别偏爱某物,也不嫌弃某物 第六章 玄牝之门  天地人物的性命表现,均存在于一动一静之间,要善加把握、运用,才能自主性命而生生不息 第七章 天长地久  言天地以不为自我而生,故能长生。圣人效之常忘其身,而能身存 第八章 上善若水  大私亦公,水之妙用—水之道用。水的不争之德,无往而不善 第九章 功遂身退  急流勇退,知止不耻。须信“上善若水”“不争故无尤” 第十章 童心是道  讲具体的修道,首先修心、炼气,炼到营魄合一,专气至柔,心为童心,体如婴儿,差不多就快进道门了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世人但知有用之用—实用、器用,不知无用之用—虚用、道用。物重实用,道贵虚用 第十二章 物欲之害  本章讲为物所役的物欲之害 第十三章 重道忘身  物欲之害大矣,甘为物之奴隶,名利之害,则更大焉!吾人如能做到宠辱皆不动心,必终身无大患 第十四章 大道希夷  本章讲道的各种表象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老子生生不息的徐生之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然得此道者,形神俱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修道能致虚极静笃,由后天而返先天,才算跨入道门,有望参见本来面目,欣赏道乡本地风光 第十七章 上古明君  上古的人们无知无识—淳朴自然,不言而信,老子常向往之 第十八章 大道仁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