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华北传统单檐歇山建筑大木结构体系演变

华北传统单檐歇山建筑大木结构体系演变

  • 字数: 160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戴俭//陈梦杰|责编:陈立群
  • 商品条码: 97875608965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主体,歇山顶建筑无论技术难度和形式的艺术成就都具有代表性。中国的北方地区,尤其山西、河南、河北一带是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留存最多的地区。 这些遗留的早期建筑(唐至宋金)和明清官式建筑无疑为我们研究北方歇山建筑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实例参考,以此作为参照与存世的古代建筑典籍《营造法式》《工程做法》相互印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和认知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规律和科学本质,对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现任该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史和遗产保护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歇山建筑概述 一、歇山建筑发展简述 二、歇山建筑的形象分类 1.原始型歇山 2.发展型歇山 3.定型型歇山 4.成熟型歇山 三、歇山建筑的等级制度 1.唐朝关于歇山的等级制度 2.宋、辽、金时期关于歇山的等级制度 3.元、明、清时期关于歇山的等级制度 四、歇山建筑在早期艺术作品中的形象 1.绘画中歇山的形象 2.画像石、石窟壁画等中的建筑形象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歇山建筑平面总结 一、《营造法式》中平面的分析 二、现存宋代遗构中的平面分析 三、《工程做法》中平面的分析 四、明清建筑中平面的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整体梁架对比分析 一、纵架结构的分析 1.《营造法式》中纵架结构的分析 2.现存宋代遗构中纵架结构的分析 3.《工程做法》中纵架结构的分析 4.明清建筑中纵架结构的分析 二、横架结构的分析 1.《营造法式》中横架结构的分析 2.现存宋代遗构中横架结构的分析 3.《工程做法》中横架结构的分析 4.明清建筑中横架结构的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歇山山面构造研究 一、角梁搭接方式 1.角梁的定义 2.大角梁后尾的搭接方式 二、踩步金的类型分析 1.踩步会的定义 2.踩步金的位置及作用 三、顺趴梁类型分析 1.顺趴梁的定义 2.顺趴梁的位置及作用 四、翼角椽子的布置 1.翼角椽子的定义 2.翼角椽子的安装方式 五、早晚期受力构件对比分析 1.角梁后尾搭接对比 2.踩步金的使用对比 3.顺趴梁的使用对比 4.翼角椽子的使用对比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歇山斗栱作用分析 一、斗栱形象概述 二、斗栱类型及作用 1.斗栱的类型 2.斗栱在歇山中的作用分析 3.斗栱早晚期用材分析 三、斗栱受力构件分析 1.昂的变化探究 2.栱的变化探究 四、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