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精)

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精)

  • 字数: 306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法)伊曼纽尔·列维纳斯|译者:朱刚
  • 商品条码: 97873012724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精)》是著名现象学家 伊曼纽尔·列维纳斯的代表作,是其前期思想的核心 ,对现象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本书中,列维纳斯把西方传统的存在论哲学视 作一种总体哲学。这种哲学以作为总体的存在为最终 的意义来源,抹杀作为个体的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充 满了对于他者的暴力。与这种总体哲学相反,列维纳 斯通过对面容的现象学分析表明,在面容中呈现出来 的他人标志着绝对的外在性,是真正的无限,不可还 原为内在性。他进而证明,自我与他人的伦理关联既 先于自我与他人的存在关系,也先于自我与对象的存 在关系。在此意义上,伦理学先于存在论。本书最终 表明,自我与他人之间有着一种不可还原的非同一性 ,自我与他人的面对面是存在中的终极关系。因此, 哲学必然是“多元论”的,世界的本原是多元,是每 一个表达着的自我。这多元之间则通过作为主体性的 善良而最终走向和平。
作者简介
伊曼纽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生于立陶宛考纳斯,当代法国著名的犹太哲学家,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伦理学家。他融汇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通过对传统认识论和存在论的批判,为西方哲学提供了思考异质、差异、他者性的重要路径,揭示了从伦理的维度重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其主要著作有:《从存在到存在者》《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时间与他者》《为他人的人道主义》等。 朱刚,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著述包括《詹明信》,《萨伊德》,Text,Reader,and the Nature of Literary Reading,《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文化批评理论》,《关于编写美国文学史的几点理论思考》,《对理论的思考—斯坦利·费希访谈录》,《从SCT看二十世纪美国批评理论的走向》,主持 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赛义德及其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同一与他者 第一章 形而上学与超越 第一节 对不可见者的欲望 第二节 总体的破裂 第三节 超越不是否定 第四节 形而上学先于存在论 第五节 作为无限观念的超越 第二章 分离与话语 第一节 非神论或意志 第二节 真理 第三节 话语 第四节 修辞与非正义 第五节 话语与伦理 第六节 形而上者与人 第七节 面对面,不可还原的关系 第三章 真理与正义 第一节 被质疑的自由 第二节 对自由的授权(I’investiture)或批判 第三节 真理预设正义 第四章 分离与绝对 第二部分 内在性与家政 第一章 分离作为生活 第一节 意向性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享用……(享受)。实现的观念 第三节 享受与独立 第四节 需要与身体性 第五节 作为自我之自我性的感受性 第六节 享受之自我既非生物学的亦非社会学的 第二章 享受与表象 第一节 表象与构造 第二节 享受与食物 第三节 元素与事物、用具 第四节 感性 第五节 元素的神秘格式 第三章 自我与依赖 第一节 快乐及其未来 第二节 对生活的爱 第三节 享受与分离 第四章 居所 第一节 居住 第二节 居住与女性 第三节 家与占有 第四节 占有与劳动 第五节 劳动、身体、意识 第六节 表象的自由与赠予 第五章 现象世界与表达 第一节 分离是一种家政 第二节 作品与表达 第三节 现象与存在 第三部分 面容与外在性 第一章 面容与感性 第二章 面容与伦理 第一节 面容与无限 第二节 面容与伦理 第三节 面容与理性 第四节 话语创建表示(含义) 第五节 语言与客观性 第六节 他人与诸他者 第七节 人之间的不对称性 第八节 意志与理性 第三章 伦理关系与时间 第一节 多元论与主体性 第二节 商业、历史关系与面容 第三节 意志与死亡 第四节 意志与时间:忍耐 第五节 意愿的真理 第四部分 超逾面容 第一章 爱的两可性 第二章 爱欲现象学 第三章 生育 第四章 爱欲中的主体性 第五章 超越与生育 第六章 子亲关系与兄弟关系(博爱) 第七章 时间的无限 结语 一、从相似到同一 二、存在是外在性 三、有限与无限 四、创造 五、外在性与语言 六、表达与形象 七、反对关于中性之物的哲学 八、主体性 九、主体性的维持——内在生活的现实和国家的现实——主体性的意义 十、超逾存在 十一、被授权的自由 十二、存在作为善良——自我——多元论——和平 术语对照表 专有名词对照表 译后记 附录 从“多元”到“无端” ——理解列维纳斯哲学的一条线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