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社会与审判(民事诉讼的地位和作用)(精)

现代社会与审判(民事诉讼的地位和作用)(精)

  • 字数: 175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日)田中成明|译者:郝振江
  • 商品条码: 97873012737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原版1996年出版,当时日本处于正式推进社 会“法化”的进程中,社会对司法期待很高,但民事 诉讼却不能充分回应这一期待,呈现出功能停滞的状 态。书中所讨论的现实问题、制度趋势和学术争点都 与20年后的中国当下情况大致相似。 田中成明著,郝振江译的《现代社会与审判(民 事诉讼的地位和作用)(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还 在于作者基于对日本当时法治基础区别于欧美国家的 独立判断,并据此对欧美学术思潮和司法改革趋势及 其对日本的影响进行了冷静的观察和公允的评论,提 出多元方法论中坚持法治主义的立场。这种学术立场 和方法在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的法治主义者那里也一 定会引起广泛而高度的共鸣。
作者简介
郝振江,1976年生,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京都大学博士后。 田中成明,1942年生,日本著名法哲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著有《围绕审判的法与政治》《现代日本法的构造(增补版)》《法的空间:强制与合意的缝隙之间》《法理学讲义》等。
目录
第一章 现代审判的法状况 01 转变期的日本法现状 (一) 自我理解和评价的变迁与混乱 (二) 外国人眼中的“日本法” 02 转变期的日本法现状 (一) 自我理解和评价的变迁与混乱 (二) 外国人眼中的“日本法” 03 作为背景的“法化”“非法化”讨论 (一) “法化”的三侧面与法的三类模型 (二) “非法化”及其三个应对战略 (三) 与德、美对比中看到的现代日本法状况 04 对现代法的立场和民事诉讼的地位 (一) 相互主体立场与对话合理性标准的法的“制度化” (二) 民事诉讼在讨论与交涉论坛中的地位 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地位与特质 01 民事纠纷解决体系的多元化 (一) 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评价的变迁 (二) 多元纠纷解决体系的整体构造与运行条件 02 “第三波”理论的批判性探讨 (一) 引言 (二) 基本立场与关注点 (三) 民事诉讼的特质与功能 (四) 民事纠纷解决过程中诉讼的定位 (五) 融合判决与和解的一元论的提倡 (六) 辩论兼和解(和解兼辩论)的评价 (七) 现代型诉讼的应对 (八) 结论 第三章 民事诉讼与纠纷解决功能——民事司法改革的背景及其射程 01 民事司法改革的意义 (一) 民事司法改革的正式展开 (二) 改革背景与问题所在 02 社会的“法化”与民事诉讼 (一) 由民事诉讼对社会“法化”的应对 (二) 作为多种法制度应对环节之一的民事诉讼 03 围绕改革的原理争点的对立结构 (一) 诉讼在民事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地位 (二) 判决中心型诉讼模式的制约与局限 (三) ADR支持论的多样性 (四) 主要的ADR批判论 04 民事诉讼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一) 诉讼上的和解的定位 (二) 法官与律师作用的变化 (三) 法制度设计的理想方案 05 结语——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现代型诉讼与政策形成 01 诉讼功能的扩大 (一) 现代型诉讼的背景与特征 (二) 讨论争点与对立状况 02 判例的法创造及其正统性 (一) 判例的实务及理论动向 (二) 判例的法创造的正统性 03 诉讼程序过程的功能 (一) 审判的正统性与程序保障 (二) 程序过程的特有功能 04 诉讼的政策形成功能 (一) 诉讼的多重影响与法律学的视角 (二) 权利生成与诉讼的作用 05 诉讼功能扩大的方向与界限 事项与人名索引 后记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