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宋庆龄汉白玉雕像保护研究

上海宋庆龄汉白玉雕像保护研究

  • 字数: 255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戴仕炳、汤众、马宏林、周月娥、何政、格桑、黎静怡
  • 商品条码: 97875765032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0章,第1章介 绍了宋庆龄汉白玉雕像历史 和价值以及基于价值保护的 技术策略,特别是“牺牲性 保护”理念。第2章总结了国 际国内有关汉白玉材料特征 及病理的研究成果。第3章 分析了适用宋庆龄汉白玉雕 像的现状实录及病害勘察技 术,特别是无损一无接触勘 察评估技术。第4章展示了 超声波在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劣化度勘察中的应用及勘察 成果。第5章介绍了宋庆龄 汉白玉雕像保护及日常维护 采用的微纳米石灰材料国际 国内研究成果。第6,7章记 录了实验室及现场实验成果 ,2019年年底提出了基于 实验结果的抢救性保护方案 ,包括采用乙醇和微纳米石 灰杀灭细菌等微生物的方法 。第8章评估了2020年春天 在COVID-19第一波疫情平 息后完成的抢救性保护工作 效果,并记录了于2021年 春天完成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9章总结了4种预防性保护 雕像的设计思路和效果。第 10章提出宋庆龄雕像本体及 环境监测初步思路及成果, 提出可供参考的汉白玉类文 物或构件抢救性保护工艺建 议,同时构架了未来需要完 成的最重要的研究工作。 本书聚焦上海宋庆龄汉 白玉雕像病害抢救性治理技 术、基于汉白玉病理学的预 防性保护,包括未来可能的 选项之一的保护性建筑设计 等,尝试将材料病理学与新 的保护理念、可持续保护技 术、建筑学及建筑设计等结 合,找到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日常维护及展示的技术手段 。研究成果对其他处于不同 气候环境、不同级别、不同 类型的汉白玉质(包括基于 碳酸盐矿物的石灰岩、大理 石等类型的)文物和建筑构 件的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除了可供文物保护 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等参考 外,也可以作为文物保护科 学、文化遗产保护、材料学 、建筑学、景观学等专业教 学参考书。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宋庆龄陵园、宋庆龄汉白玉雕像及其保护策略 1.1 宋庆龄陵园 1.2 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1.3 保护策略 第2章 汉白玉劣化及其保护问题 2.1 汉白玉劣化现象及病理 2.1.1 汉白玉岩石学特征 2.1.2 汉白玉岩相及孔隙特征 2.1.5 汉白玉的冷热变形 2.1.4 汉白玉的化学风化 2.1.5 微生物 2.2 露天汉白玉保护治理和预防理念及技术可行性 2.2.1 石质文物本体干预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2.2.2 牺牲层保护方法 第3章 实录与病害勘察 3.1 宋庆龄陵园内宋庆龄汉白玉雕像简介 3.2 现状实录 3.2.1 纹理与色彩 3.2.2 微观病害 3.3 数字化建模 3.4 热红外成像 3.5 裂隙观测 3.6 粉化度测试 第4章 雕像风化状况的超声波检测 4.1 超声波和自然岩石 4.2 超声波在石刻风化及裂隙探测中的应用 4.3 超声波CT法原理 4.4 超声波平测法测定裂隙深度原理 4.5 超声波CT法检测 4.5.1 超声波C丁法检测实施 4.5.2 超声波CT检测结果 4.6 超声波平测法检测裂隙深度结果 第5章 保护材料——微纳米石灰 5.1 什么是微纳米石灰 5.2 微纳米石灰的特点 5.2.1 微纳米石灰的固化机理 5.2.2 工艺特征 5.3 应用领域及注意事项 5.3.1 加固(或称作固化) 5.3.2 纳米石灰与正硅酸乙酯组合 5.3.3 灌浆和裂缝修补 5.3.4 土质结构加固 5.3.5 应用于清洁 5.4 微纳米石灰展望 第6章 汉白玉保护修复技术实验研究 6.1 排盐 6.2 裂隙加固 6.2.1 实验对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