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鸟类飞行原理

鸟类飞行原理

  • 字数: 244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荷)约翰 J.维德勒 著|译者:王正杰 王浩 于扬 译
  • 商品条码: 97875682985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英文原著《鸟类飞行》提出了对鸟类翅翼与空气之间相互作用的新见解,挑战了与鸟类飞行起源相关的既定理论。鸟类飞行基本要素包括起飞、拍打翅翼飞行、滑翔以及降落,基本飞行形式包括从悬停到迅速爬升。鸟类飞行用的肌肉由特别纤维状结构构成,肌肉产生的驱动能量能确保翅翼和尾翼在鸟类滑翔或者拍动翅翼期间需要的动力。鸟类飞行所需能量可以直接估计或者测量出来。实验结果的比较给出了从蜂鸟到信天翁,不同形状不同质量飞行生物新陈代谢的变化趋势。这本书不但会引起鸟类生物学家的兴趣,也会吸引学习鸟类生物力学学生的兴趣,同时对于从事飞行力学以及物理、数学研究的工程师也有帮助。
作者简介
约翰 J.维德勒(John J.Videler)是荷兰莱顿大学先进机械以及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海洋生物两个技术领域的教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名誉教授。长期从事动物生理学、海洋生物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研究。
目录
第1章 获取知识 1.1 引言 1.2 古代思想 1.3 认知编年史 1.4 空气动力学的兴起 1.5 基本原则的应用 1.6 20世纪的知识积累 1.7 新举措 1.8 总结和结论 第2章 飞行装置 2.1 引言 2.2 翼形态 2.2.1 内翼设计 2.2.2 鸟类翅膀的外形 2.2.3 蜂鸟和雨燕的翅膀 2.2.4 信天翁和大海燕的翅膀 2.3 动翼特性 2.3.1 桡骨与尺骨的拉伸并行作用 2.3.2 手翼 2.4 翼的尺度比例 2.5 鸟类翅膀的功能性解释 2.6 尾部结构与功能 2.7 与飞行有关的身体其他部分 2.8 总结和结论 第3章 飞行羽毛 3.1 引言 3.2 轮廓羽毛的一般描述 3.2.1 轴 3.2.2 羽片 3.2.3 微观结构 3.3 羽毛力学性能 3.3.1 硬度和弹性 3.3.2 原位应变测量 3.3.3 透气性 3.4 飞行相关微结构的功能解释 3.4.1 初级飞羽重叠区 3.4.2 减音结构 3.4.3 有凹缘的初级飞羽 3.5 尾部羽毛 3.6 羽毛肌肉和神经 3.7 总结和结论 第4章 空气动力学 4.1 引言 4.2 力与功率的粗略估计 4.2.1 升力抵消重力、诱导功率和诱导阻力 4.2.2 推力 4.3 尾迹的可视化 4.4 稳定滑翔翼附近的流动 4.4.1 普通的臂翼环流 4.4.2 前缘涡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