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肝脏病学

中医肝脏病学

  • 字数: 1428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胡义扬
  • 商品条码: 97871173514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8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2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传承中医理论和中医特色为主线,以现代肝脏疾病为纲,全面阐述肝脏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及现代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分基础理论卷、临床应用卷、古今方药卷、科学研究卷等四部分。基础理论卷对中医肝病学科的发展沿革和现状、肝藏象学说、病因病机与治法、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等进行较全面的阐述。临床应用卷以当今常见肝脏疾病为纲,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参考最新的研究指南和专家共识,阐述了肝脏病的常见症状以及临床相关肝脏疾病的西医治疗措施与中医辨证论治。古今方药卷围绕肝病常用中药、常用古方、常用中成药、现代验方,依据文献,全面阐述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的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科学研究卷介绍了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新药研究的思路方法,并根据近年来的肝病研究热点领域全面阐述了其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胡义扬,男,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国著名中医肝脏病研究专家。刘成海,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席教授、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首席研究员,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与器官纤维化研究工作30余年。
目录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概论/002 第二章肝藏象学说/028 第一章病因病机/045 第二章治法/084 第一章胁痛/128 第二章黄疸/134 第三章臌胀/144 第四章积聚/155 第五章郁证/166 第六章血证/175 第七章昏迷/186 第八章失眠/194 第九章虚劳/204 第一章肝脏病常用中医传统诊断/214 第二章肝脏病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236 第三章肝脏病常用的理化诊断/244 第四章肝脏病的常见症状/261 第一章急性病毒性肝炎/301 第二章慢性病毒性肝炎/322 第三章血吸虫肝病/343 第四章肝硬化/350 第五章肝硬化腹水/364 第一节病因病机/364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365 第三节治疗/371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378 第六章上消化道出血/380 第一节病因病机/381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382 第三节治疗/386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392 第七章肝肾综合征/397 第一节病因病机/397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398 第三节治疗/400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407 第八章肝性脑病/408 第一节病因病机/409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409 第三节治疗/413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422 第九章肝癌/424 第一节病因病机/424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425 第三节治疗/428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433 第十章自身免疫性肝炎/435 第一节病因病机/436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436 第三节治疗/441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445 第十一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446 第一节病因病机/446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447 第三节治疗/451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456 第十二章酒精性肝病/457 第十三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71 第十四章急性胆道感染/486 第一节病因病机/487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487 第三节治疗/490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494 第十五章慢性胆道感染/495 第一节病因病机/495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496 第三节治疗/497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501 第十六章胆石症/501 第一节病因病机/502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502 第三节治疗/505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511 第十七章中毒及药物性肝损伤/512 第一节病因病机/512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513 第三节治疗/521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525 第十八章门静脉高压症/527 第一节病因病机/527 第二节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断/528 第三节治疗/529 第四节预防和调护/530 第一章清热解毒药/534 第二章补虚药/544 第三章活血化瘀药/561 第四章祛湿药/591 第五章疏肝理气药/612 第六章清热凉血药/618 第七章清热泻火药/623 第八章清热燥湿药/628 第九章其他/634 第一章清热剂/650 第二章利湿剂/653 第三章补益剂/655 第四章安神剂/663 第五章泻下剂/664 第六章和解剂/665 第七章理血剂/672 第八章祛湿剂/675 第九章软坚剂/681 第一章抗炎保肝药/684 第二章抗肝炎病毒药/690 第三章抗肝纤维化药/695 第四章抗肝脏脂肪沉积药/698 第五章抗肝脏肿瘤药/702 第六章安神药/708 第七章解郁药/709 第八章利胆药/711 第一章抗病毒方/719 第二章抗炎保肝方/723 第三章抗肝纤维化方/728 第四章抗肝脏脂肪沉积方/735 第五章抗肝脏肿瘤方/740 第六章安神方/745 第七章解郁方/749 第八章利胆方/752 第九章其他/756 第一章肝病基础研究的总体思路/762 第二章肝病基础研究的主要方法/765 第一节肝藏象研究方法/765 第二节病证结合的研究方法/769 第三节组学研究方法/779 第三章肝病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785 第一章肝病临床研究总体思路/791 第二章中医肝病临床医学研究方法/802 第三章中医肝病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814 第一章肝病中药新药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方法/828 第二章肝病中药新药的临床前研究/832 第三章肝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研究/837 第四章中药肝病中药新药上市后再评价/847 第一章肝藏象的现代研究进展/853 第二章肝脏疾病证候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863 第三章中医药抗炎保肝与免疫调节研究进展/872 第四章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881 第五章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888 第六章中医药防治肝癌研究进展/897 第七章中医药治疗慢性肝衰竭研究进展/904 第八章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913 第九章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923 第十章中医药防治胆汁淤积的研究进展/936 第十一章中药肝毒性及其防治研究进展/948 第十二章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研究进展/963 第十三章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循证医学评价/97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