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再会,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译文纪实)
字数: 24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作者: [美]迈克尔·麦尔著 何雨珈译
商品条码: 9787532761197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92
出版年份: 2013
印次: 9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迈克尔·麦尔所著的《再会老北京(一座转型的 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讲述了北京,充满活 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像纽约一样 ,北京以国家的文化中心而骄傲;还是和纽约一样, 这座城市的历史从没有停止过活力。北京的朝代更替 持续了近九个世纪,从蒙古人到汉族再到满族,从帝 王、军阀、日本人到解放军。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 、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 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 险者的魅力之地,也包括13世纪的马可·波罗:这座 城市内部以正方形和一种巧妙的、任何描述都不能够 表达的精确度向外扩张,就像一副棋盘。这副“棋盘 ”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古城里,二十五平方英里的面积 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 然存在,由灰墙和屋顶长草的平房庭院组成,纵横交 错。几个世纪以来,胡同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 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但在这些整齐 格子里的当地居民仍然坚持说东南西北,而不是左右 。
精彩导读
第一章 走过大前门 老寡妇门也没敲,就走进了我的房间,她身上飘 着一阵“飞马牌”香烟的味道。一顶老旧的棉帽遮住 了她蓬乱的花白头发,露在外面的部分则梳向脑后, 仿佛为了炫耀耳朵上的那对金耳环。她穿着一件羊毛 衫,围巾手套全副武装,颜色与我们这个四合院深朱 砂红的木柱子很是相配。在我眼中,这位邻居老寡妇 是由下面这些颜色组成的:黯淡的灰与白,亮丽的明 黄,带有皇城气息的大红。当然还散发着灰烬与岁月 的味道。北京城的中心地带纵横交错着无数条狭窄的 胡同,而老寡妇,就是我们这条胡同的缩影与代表。 她八十年的人生,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地方度过的。四 周怪兽一般逐渐蚕食胡同的摩天建筑.闪闪发光的玻 璃外墙晃得她睁不开眼睛。她无法想象自己有一天会 搬进这样的大楼里。她总是郑重其事地宣称自己永远 也不会离开。然而不久的将来,老寡妇,以及大多数 胡同里的居民,都将别无选择。 “小梅!听我说,上课之前你必须吃个饭。”我 站在她面前,身穿T恤和四角短裤。老寡妇擦了擦一 双筷子的头,递到我手上。“多吃点儿,小梅!”她 亲切地喊着我中文名字的简称。而我则用对老年妇女 的尊称,叫她“大娘”。 老寡妇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捧到我面前。手里 香烟冒出的烟雾沿着萎黄的脸颊蜿蜒上升,熏得她斜 斜地眯起了眼睛。今天她包了我最爱吃的香葱猪肉饺 子。“知道不,”她说,“做一人份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你必须把这些全吃光。” 我总是很听老寡妇的话。这个四合院有五个房间 ,一共住了七个人。尽管老寡妇没有产权,但所有人 都知道,她是这里的女主人,她有使用权。1962年, 北京市房屋管理局批准她入住朝南的房间。正对着我 现在住的地方。在这间六平米的陋室之中,她拉扯大 了一双儿女和一个孙女。她和家人的照片高高地挂在 墙上,其中一张大幅彩照是年轻时候的她:高高的颧 骨,灰色紧身连衣裙,浑身散发着青春的光彩。房间 的水泥地面没有任何装饰,一个胡桃木质的五斗橱, 两把铁质的折叠椅,一张轻便的牌桌和一张单人床就 是全部的家当。房间里的彩色电视机永远停留在11台 ,北京戏曲频道。每天,从太阳东升到夜幕降临,铿 锵的鸣锣和依依呀呀的忧伤唱腔都会飘满四合院的每 一个角落。 老寡妇又点燃了一支“飞马”。蓝色的烟盒上画 着一匹纵身跃向天际的骏马,蹄下是一排排鳞次栉比 的化工厂和大烟囱。这是这里卖得最便宜的香烟,也 是胡同里整日飘散着的味道。 “你应该起得早点儿,”她嗔怪道。“我都在天 桃市场逛了一大圈儿了。”现在是早上七点。胡同里 总是房子挨着店铺,密密麻麻的。所以永远有人在做 生意,出门就能买到东西。每天一大清早,人们就会 拥向附近的露天集市,从外地农民手里买到新鲜的肉
目录
第一章 走过大前门 第二章 叫我梅老师 第三章 Mocky与我 第四章 “告别危房” 第五章 寒冬降临 第六章 拆之简史一:燕都旧迹 第七章 《北京晚报》 第八章 幸福城中好时光 第九章 把感觉留住 第十章 春天 第十一章 拆之简史二:皇城兴衰 第十二章 “去贫化”的贫民窟 第十三章 抢救老街 第十四章 夏日大回收 第十五章 过去时与将来时 第十六章 拆之简史三:民国首都的现代化之路 第十七章 朱老师:树的记忆 第十八章 “他有病了你不给他治,是你的责任” 第十九章 老寡妇的故事 第二十章 拆之简史四:“毛泽东时代”北京的工业浪潮 第二十一章 回音壁 后记 新北京,新奥运 致谢 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译后记 一封写给老北京的忧伤情书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