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理论与实践

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9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丹)迪翁·萨默尔//(瑞典)英格瑞德·普拉姆林·塞缪尔森//(挪)卡斯滕·亨代德|责编:康悦|译者:杜继纲//于泳稼//和卓琳//李晓卫//武娟等
  • 商品条码: 97873032781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汇聚斯堪的纳维 亚近十年学前理论与实践研 究精萃的学术力作,由高校 和幼教工作者合作完成,首 次对“儿童视角”与“儿童的 视角”新理论进行了详细描 述,并将其与儿童早期教育 实践紧密相连。本书回答了 一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构成 了“儿童视角”,以及这与儿 童自身的视角有何不同。这 些问题的答案对建立进步和 发展的成人与儿童关系具有 重要意义。 本书作者开发了一个综 合的专业儿童视角范式,该 范式融合了最近的理论和实 证儿童研究。全书清楚地介 绍了基本理论和建议的应用 ,阐明了以儿童为导向的对 儿童保育教育实践的具体相 关性的理解,不仅可以为跨 文化场域的儿童中心还是教 师中心的传统命题提供新颖 、丰富的理论资源,更有意 在新兴理论和一线实践间展 开交流与对话,开拓颇具新 意的理论空间,同时创造性 地展示理论与实践间充满张 力的中间状态。 全书结构紧凑,导论与 正文四章首尾衔接,环环相 扣。
作者简介
原著者 [丹麦]迪翁·萨默尔(Dion Sommer),丹麦奥胡斯大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系发展心理学方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背景下的童年、早期儿童家庭教育、儿童视角、游戏理论等。 [瑞典]英格瑞德·普拉姆林·塞缪尔森(Ingrid Pramling Samuelsson),瑞典哥德堡大学教育与传播系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学前教育、儿童学习、课程问题、国际视野中的学前教育等。 [挪威]卡斯滕·亨代德(Karsten Hundeide),挪威奥斯陆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 主译 杜继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副院长(援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委会主任
目录
导论 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斯堪的纳维亚背景下 引言 婴幼儿发展生态的变化 促进形成儿童视角的福利模式和价值观 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区别和定义 第一章 追寻童年社会学和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 引言 第一节 追寻童年社会学中的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 童年是一种社会结构 儿童解释性再生产 “真实的儿童”和“儿童的经验”的研究 作为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的童年社会学的民族志解释性方法? 结论:童年社会学中的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 第二节 追寻情境一关系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 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视角? 情境一关系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范式 情境主义现象学 一种心理学儿童视角——标准和挑战 前言语时期儿童的主体间性世界——一个实证案例 结论与反思 第三节 童年社会学和情境一关系心理学——儿童视角的共同平台? 童年社会学与发展心理学为彼此提出了哪些挑战? 儿童是有意向的、意义建构的行动者 自我内部心理空间 视角与未来整合的潜力 第二章 儿童保育实践中的儿童视角:一种人文主义解释方法 引言 第一节 儿童人文主义对话方式的基本特征 保育是敏感的交流过程:保育基本流程 因他人的改变而改变 对话式保育行为的构成 从保育能力到保育过程 保育流程 第二节 当情感关怀遇到阻碍 当儿童生活在物化的、非儿童视角的机构中 当儿童被否定和污蔑 物化和虐待 “局外人”非人化 亲密区 进出亲密区的方式 面对面接触(p)-P 身体接触 以共情的方式参与儿童的主动活动 影响情感认同的条件 自然关怀与专业帮助对立? 结论:亲密伦理和保育基本流程中的儿童视角 第三节 儿童解释方法 与能力诊断相对的解释方法 对儿童解读情境的重建 当误解变成不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