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县乡的孩子们

县乡的孩子们

  • 字数: 242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杨华 雷望红 等
  • 商品条码: 9787300321516
  • 页数: 40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全面揭示县域教育运行状况、聚焦县乡学子困境与前途的调查研究著作。作者们通过对县乡学校、家庭、教育管理部门及基层社会的全方位调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学校的运转、教师的想法、家长的诉求、学生的心态、政策的执行等教育一线状况,探寻县域教育的现状、问题、前途。 书中重点探讨了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 比如超级中学、县中衰落、分班管理、校长治校、学生沉迷游戏、校园欺凌、非教学任务大增、青少年抑郁、家校关系、陪读妈妈、“双减”政策及其执行、 普职分流、寄宿制、“教育新城”等。 书中提出了县中、乡校、村小的教育发展模式,认为三者构成当下的县域教育体系,既公平又有效率,明确反对对小规模学校过度投入。书中对超级中学跨区域招生进行了批评,认为超级中学制造了教育竞争压力和全民教育焦虑。书中对“县中塌陷”做了深刻解剖,认为县中承载着县乡大多数孩子的希望。 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从时代变迁中阐明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需求、教育运行等方面的变化, 涉及县域教育的方方面面,在生活经验中关注县乡的孩子们,是中国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创新。
作者简介
杨华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2007 年开始从事农 村调研,在全国近 20 个省市调研,累计调研时间超 过 1 400 天。 在《管理世界》《政治学研究》《开放 时代》《经济学家》《读书》等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 篇,出版《陌生的熟人》《县乡中国》《乡争》《大后 方》等专著 7 部。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21 年第 5 期刊文统计,全国 45 岁以下青 年社会学学者近五年 CSSCI 刊物他引排名第一名。 雷望红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在 全国各地开展田野调研,累计调研时间超过 700 天。 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论 文 20 余篇,出版县域教育研究专著《迈向均衡的实 践》。 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和 观察者网、澎湃新闻网等重要媒体发表教育时政评论 文章 40 余篇,多篇阅读量达 10 万 +。
目录
一 如何办好县中与乡校 县域教育: 民生性是最本质的属性……3 江苏县中高考何以胜过南京市高中: 县中模式解析 ……14 县中何以衰落……26 为什么要差异化分班: 县城中学的分班管理……36 从倒数第二到全市前十: 一所乡镇学校的“逆风翻盘”……43 “乡校模式”: 乡村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53 “没有未来”的教学点撤并难在哪儿……62 撤点并校: 保持乡村学校的适度规模……79 二 网络社会中的孩子们 乡镇初中里的那些“不可教者”……91 “读书改变命运”: 乡镇初中学生可不这么认为……98 陷进手机里的留守儿童……107 与网络小说有关的少年时代……115 无声的暴力: 一起高中校园欺凌事件剖析……123 避免校园欺凌: 分配好学生的时间与精力……130 青少年抑郁: 痛苦没有被及时分享……139 孩子为谁而学……148 三 陪读妈妈与家校关系 高精神压力下的陪读生活……161 县城陪读妈妈: 形成原因与社会风险……169 城乡家庭对学校惩戒权的不同接受度……177 作为家校之间桥梁的家委会……188 校园正义维护: 家校深层次互动是关键……194 家校关系的公共基础: 校社关系……204 四 “双减”之后 “双减”之后: 城乡学校表现大不同……213 “双减”之后农村家庭的得与失……222 “双减”背景下不同阶层家庭课外管理再分化……228 “我们都是兼职做老师的”: 防止非教学任务干扰正常教学……236 学校的非教学任务为何会大量增加……243 五 县域职教的困境与希望 普职分流: 家长难以接受的是孩子失去发展机会……255 随人口流动而来的县域职教新任务: “养成教育”……264 县域中职如何发展: 从人才教育到人本教育……277 中西部地区职校发展困境: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285 生源输送与人力派遣: 中西部地区县域中职的生存之道……292 产教融合: 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经验……304 避免县域中职教师职业倦怠: 职教发展的重要一环……311 管理中职班级的实践艺术……321 六 为了孩子人生起点的公平 供需错位: 义务教育均衡工作要准确把握乡村家庭需求……331 乡村教育生态变迁: 家庭、学校、社区等主体的运作逻辑变化……341 镇域中心校: 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350 寄宿制: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优势举措……358 县级政府为何热衷搞“教育新城”……365 “县管校聘”政策的实践悖论……375 民办学校的优势与限制……379 民办学校的“狂飙突进”与策略主义……391 为何有些农村地区不重视子女教育: 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不同……397 后 记……40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