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现代思想史十讲

中国现代思想史十讲

  • 字数: 25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王锐 著
  • 商品条码: 9787559837073
  • 页数: 379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通俗生动的中国现代思想史。书中以故事为引,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传奇故事作为基本叙事线,生动再现一批文化大师和一群热血青年的真实形象,勾勒出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又以时间为线索,贯穿1911年至1949年几乎所有的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将对思想学说的分析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相结合,书写现代中国的危局与变局,呈现思想流变的继承与革新。书中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现实关怀,对于我们冷静思考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别有助益。 本书讨论了晚清士人对世界形势的认知、从清末到民初各种关于中国政治与经济建设的设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那些影响深远的思想学说,以及儒学与学术中国化的问题等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不容忽视的内容。同时,也与今年热播剧《觉醒年代》中里提到的人和事相关,透过本书,也可以进一步认识剧中所描述的那些历史片段。
作者简介
王锐,祖籍河北省秦皇岛市,1987年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硕士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政治史。出版《探索“良政”:章太炎思想论集》《自国自心:章太炎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更生》《新旧之辨:章太炎学行论》《章太炎晚年学术思想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录
第一讲 为什么要了解中国现代思想史 一 历史的重要性 二 思想史的意义 三 近代中国的变局与危局 四 中国传统的“能动性” 五 “西方”的复杂性 第二讲 重新审视晚清士人的“开眼看世界” 一 王韬对西方列强的观察 二 反思郭嵩焘式的外交 三 郑观应与薛福成对国际法的态度 四 高度扭曲的世界想象 第三讲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的革命论述 一 孙中山的“政治策略” 二 反思清末革命党的宣传手段 三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四 清末革命党的制度论述:刘师培 五 清末革命党的制度论述:章太炎 第四讲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康有为与梁启超的中外形势论 一 康有为眼里的现实政治 二 康有为的“物质救国”方案 三 梁启超眼里的“灭国之新法” 四 梁启超的“新史学” 第五讲 对民初政局的思考与检讨 一 民初政局鸟瞰 二 《阿Q正传》中的辛亥革命 三 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国权”论 四 对民初政局的反思——以章太炎为例 五 “政治幻灭感”辨析 第六讲 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议题 一 新文化运动鸟瞰 二 对待“新文明”的态度——以陈独秀为例 三 批判礼教的逻辑 四 地方上的新文化运动——以新民学会与《湘江评论》为例 第七讲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一 “新中华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二 “新的政治”的历史意义 三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问题分析——以帝国主义论为例 第八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症结 一 从“改组派”的论说看南京国民政府的变质 二 国民党要员眼里的南京国民政府之危机 三 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政治面貌 四 国共之间的本质区别 第九讲 “学术中国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 从新启蒙运动说起 二 “学术中国化运动”的展开 三 “学术中国化”的实践——以嵇文甫为例 第十讲 现代中国的儒学传统新诠 一 西学东渐与古学复兴 二 有待整理的“国故” 三 晚清的程朱理学:以夏震武为例 四 现代儒学的经世理念:以蒙文通为例 五 现代儒者的制度论述:以钱穆为例 附录 中国现代学术史大事记(1911—1949)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