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元视角下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

多元视角下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

  • 字数: 27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周艳鲜//何丽蓬|责编:任明//周怡冰
  • 商品条码: 97875203806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语言、文化、文学等多视角,围绕壮、泰谚语的文学属性、语言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深入细致地解读或对比分析。壮、泰语谚语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与语言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学属性较为相似,但是语言与文化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由于两个民族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的结果。构建多元视角下壮、泰语谚语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为世界谚语文化交流和不同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壮、泰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探寻两个民族的语言同源关系及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增强两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认同感,将会促进壮、泰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
作者简介
周艳鲜,女,壮族,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壮族口头传统文化、民族典籍翻译和生态美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承担省厅级课题近20项,出版著作5部,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奖励3项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人选。何丽蓬,女,壮族,百色学院泰语教师,讲师,泰国清迈大学泰语教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泰语教育、中泰语言文学及翻译研究。主持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
目录
第一部分 语言篇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隐喻思维 壮泰谚语修辞特点比较分析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比较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的始源比较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隐喻形式特征比较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隐喻异同的理据考究 壮泰隐喻性谚语的语义特征 传神达意:壮族谚语壮语英译策略研究 泰语动物谚语汉译策略研究 第二部分 文化篇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稻米文化 壮泰植物谚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壮泰谚语中的酒文化 文化间性视域下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 壮泰谚语的跨文化对话:宗教信仰与生态伦理 壮泰气象谚语生活哲理初探 流行文化时期泰国熟语谚语动态 帕雅谚语:沙功那空府社会文化的资本 壮语谚语的结构、修辞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以广西靖西县果乐乡壮语谚语为例 第三部分 文学篇 壮泰谚语中的中国形象 壮泰谚语中女性性别定型的女性主义阐释 壮泰传统伦理道德观之比较——以《传扬歌》与《帕銮箴言诗》为例 壮语与泰语谚语中的“雨”意象 壮泰谚语对比视界中动物意象的隐喻机理阐释 泰语气象谚语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