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文明的经济革命与社会迭代

数字文明的经济革命与社会迭代

  • 字数: 17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许正中|责编:王曦
  • 商品条码: 97875227169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技术的突破、产业的创 新、管理的革命和价值观的 重塑是每一个人类发展阶段 的历史使命。人类萌生于原 始的工具文明,经历了农业 文明和工业文明,正在创造 数字文明,不断地提升生产 力、塑造新的生产关系,推 动着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变 革。工业文明碾压农业文明 ,重点在于工业经济取代农 业经济中的重复性体力劳动 ,即将来临的数字文明碾压 工业文明,重点在于数字经 济取代工业经济中的重复性 脑力劳动。数据作为新生的 、最具革命性的生产要素, 是迄今为止最具创新性、创 造性、创业型、创富性的生 产要素,势必产生新的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经济规律 和社会运行规律,催生一个 相互赋能性、浸透式、嵌入 式的全球化。人类社会正在 进入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全新 时代,数据这一生产要素产 生的巨大生产力全面彰显, 正成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的主引擎。
作者简介
许正中,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时兼任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管理专家,联合国、世界银行重大项目咨询专家,香港科技园资深顾问,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十余项。在《Enery Policy》《人民日报》等国际国内一流刊物和主流报纸发表文章百余篇。蒋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82年11月出生,山东泗水人。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2010年9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财贸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深度参与国家财税、科技创新、农业、医改等重要关键领域制度政策的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担任中国和世界银行合作项目“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方专家;担任中国-欧盟社会保障项目中方专家。研究专长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财政理论与政策。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数字经济呼啸而来,社会转型迭代叠加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 第三节 全局视野下正视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第四节 经济革命社会迭代重在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进入数字文明转型的门槛 第一节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数字文明在中国的迭代叠加 第二节 数字经济既是融合型经济也是断代型经济 第三节 网络平台成为数字经济新主体 第四节 数字经济治理的新要求新框架新路径 第二章 经济革命:“有效需求”转向“社会能力” 第一节 有效需求理论本质上是“应急经济政策学”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新范式“社会能力”的架构 第三节 社会能力理论支撑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三章 社会能力是可持续创新的“主引擎” 第一节 强化内生发展张力,激发产业结构竞争力 第二节 优化利益分配格局,降低社会运行摩擦成本 第三节 构建人性化制度结构,避免经济社会发展阻滞 第四节 高端化区域结构,网联全球创新资源 第五节 进化伦理结构,释放文化软实力 第四章 社会新迭代:数字经济催生数字文明 第一节 新冠肺炎疫情让未来已来,经济社会运行逻辑骤变 第二节 数字技术革命使全世界站在同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第三节 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大国竞争力基石 第五章 塑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引领力 第一节 精准定位制度五大功能,加快催生高质量发展能力 第二节 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全面支撑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做强做大制度产业,引育全球经济新治理 第四节 构建制度产业路径,全面塑造国际制度引领 第六章 适应高质量发展目标,构建现代经济治理体系 第一节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着力破解三大难题 第二节 创新经济治理架构,培育数字经济创富能力 第三节 架构域外治理体系,推进人类新文明 第七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领域:空间结构现代化 第一节 空间结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之要 第二节 文明转型升级持续弱化土地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乡村振兴空间结构现代化重在规模经营、藏粮于地 第四节 城市空间结构现代化重在宜居的创富浓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