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

  • 字数: 409
  • 出版社: 上海译文
  • 作者: (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译者:邓建国
  • 商品条码: 978753277279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9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当今社会,传播扮演着至关重要而叉独一无二 的角色。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所著的《对空言说(传播 的观念史)/大学译丛》一书,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 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 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 、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 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最根本的问题。既体现了传播 学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 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 《对空言说》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 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也因此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 之作。该书在2000年荣膺美国传播学会奖,这是美国 传播学界的最高奖项,并在传播学界乃至公众之间激 发起广泛的对话。
作者简介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美国当代著名的媒介史家、传播理论家和传播哲学家,艾奥瓦大学克雷格·贝尔德讲席教授、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员。先后获美国人文基金会、富布赖特基金以及利华修姆信托基金的研究资助。《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是其最著名的作品。彼得斯的其他作品还有《奇云:元素媒介的哲学》《取悦深渊:自由言说与自由传统》等。
目录
序论:交流之难题 一、“交流”的历史性 二、“交流”的多义性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一、“交流”观念的基督教根源 二、洛克:“交流”之意义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三、“心灵融合”交流观之社会影响:19世纪的催眠术和招魂术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二、作为媒介的货币:马克思vs.洛克 三、克尔恺郭尔的交流观:“匿名”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一、记录性媒介vs.传输性媒介 二、诠释学:一种与死者的交流方式 三、死信:无法发出的讯息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一、唯心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森严壁垒 二、是欺骗还是接触?詹姆斯论灵异研究 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一、图灵测试与肉体/爱欲的不可超越性 二、动物及人类对非人生灵的共情 三、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 结语:用手挤呀 一、交流注定充满沟壑 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 三、交流的阴暗面 四、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化约性 附录:妙语摘抄 致谢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