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陈晓明文集:德里达的底线

陈晓明文集:德里达的底线

  • 字数: 583
  • 出版社: 广东人民
  • 作者: 陈晓明|责编:肖风华//李力夫//肖方//马妮璐
  • 商品条码: 97872181581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9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对中国学人产生了至关重要 的影响,而历史语境在悄然发生变化,使我们有必 要重新阐释德里达,以及解构的历史。本书系统全 面地介绍和论述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试图提 示解构主义的真正学理意义。作为国内最早介绍解 构理论和运用解构批评方法的学者之一,作者在书 中从整个后结构主义兴起的知识背景上来阐释德里 达及其解构主义,考察解构主义在当今知识领域产 生的必要性。就德里达的代表性文本展开具体分析 ,追踪其解构思路展开的路线,揭示解构的意义和 困扰所在,对解构主义进行了一次“寻底”探讨和 重新“修复”。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1977级),后读研究生,其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著有《表意的焦虑》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2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等地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和访问讲学。1992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等辞典。
目录
导言·后现代的开启与解构的未来面向 后现代的开启者 德里达的后现代意义 德里达的思想阶段转变,历史性与肯定性问题 解构与后现代的信念问题 第一章·解构的底线:“解结构”的历史性问题 战后的法国思想界:萨特的时代 结构主义的时代 结构主义的统治与对抗的开始 对福柯的“我思”的批判 解结构的无底游戏 第二章·解现象:主体意向与历史性问题 现象学的根基 “生成与结构”的历时性解构转换 先验逻各斯的历史性质疑 意向性还原的非历史性 声音、书写和补充 第三章·解—文字与存在:清淤与清除起源根基 文字与言语的对抗 写下的存在和被写的存在 普通语言学中的语音中心主义与逻各斯的合谋 对卢梭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字观念的解构 关于卢梭的替补的批判 第四章·解构的关键词:延异的无限运动 延异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延异的其他思想渊源 符号的延异与索绪尔语言学 延异的基本含义 延异的历史性问题 关于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 第五章·解构的策略:文学对抗哲学 解构的修辞学或柏拉图的药 颠倒与嫁接:文学对哲学的改写 起源的缺乏:不在之在 延异的历史性:补充与替换 文学对抗哲学的另一种态度 第六章·解文学性:奇怪的建制与劫持 文学性与“奇怪的建制” 文学类型、法律与女人 在法律面前、署名的语境 被劫持的文学性 第七章·解构的伦理面向:他者、宽恕与责任 关于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 解构暴力与形而上学 人的终结与人的伦理学 宽恕的无条件性与不可能性 关于动物、死刑与死亡的馈赠 第八章·法律、暴力、正义与绝境 关于正义的权利,从法律到正义 本雅明:暴力、革命与救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