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

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

  • 字数: 46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海荣|责编:宋超//陈肖寒
  • 商品条码: 97875201617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除导 言和结语外,共分七章。描述了1895~1899年清政府主导下 的各种改革的经过和结果。“实政改革”,特指甲午战后 五年间由清政府主导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以军事、经 济和教育改革为中心,以新军、铁路、矿务、银行、邮政 、新式学堂等项建设为重点的自主改革运动。其中,占据 核心地位的是清朝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尤其是光绪帝、 中央各部院、各直省将军督抚、海关税务司和盛宣怀、袁 世凯、胡燏棻等人。由他们推行的各项实证(尽管某些方 面也存在敷衍和消极抵制的情况),吸引了大批朝野人士 的参与,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最大的洋务:从新式海军萌芽到北洋海军成军 第三节 日本发起扩张与清朝甲午战败 第二章 甲午战后的朝野动向与清政府的改革大讨论 第一节 《马关条约》互换前后的朝野舆论 第二节 光绪帝发起战后改革大讨论 第三节 各地大员主动献议与奉旨议复 第四节 朝廷的改革动向与帝后党争 第三章 “练兵为今日第一要务” 第一节 北方新军发轫:从定武军到新建陆军 第二节 南方新军并起:江南自强军与湖北护军营洋操队 第三节 清廷强化中央军事集权:武卫军的组建 第四章 寓强于富,修建铁路 第一节 铁路国策的确立与“一干一支”规划的出台 第二节 筑路先声:胡燏棻督办津芦铁路 第三节 芦汉承办权之争与工程进展的迟滞不前 第四节 芦汉借款权之争与各路借款的矛盾纠结 第五章 开矿产以裕国用 第一节 充盈朝堂的开矿热与各地的办矿实效 第二节 陈宝箴主持湖南矿政 第三节 晋、豫、川等省矿政的误入歧途 第四节 旧北洋旗下两大矿局的接连陨落 第六章 办银行以塞漏卮,兴邮政以浚利源 第一节 种瓜得豆:盛宣怀奉旨开办中国通商银行 第二节 海关职能的延伸:客卿赫德办邮政 第七章 以“实学”为主旨的新式教育改革 第一节 从缓进、激进到转向保守:政策层面的探讨 第二节 各地教育改革实况 第三节 两种改革取向的博弈:时务学堂的蜕变与新旧之争 第四节 朝廷改革的晴雨表:京师大学堂的筹议与初办 余论 甲午战后至庚子事变前清朝改革的再审视 征引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