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地图集

  • 出版社: 中国地图
  • 作者: 谭其骧
  • 商品条码: 97875031184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1996
  • 印次: 1
定价:¥48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地图集(1-8)(套装共8册)》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第1册: 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3册:三国·西晋时期;第4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5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6册:宋·辽·金时期;第7册:元·明时期;第8册:清时期。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嘉善人。中国历史地理学家,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新中国成立前,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 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家历史地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兼总编辑。1960年获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称号。九三学社社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创始人之一。1934年与顾颉刚等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早年研究地理沿革、疆域史地和民族问题,自成体系。1955年起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并致力于黄河水系的研究,对黄河史研究作出贡献。 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等,《中国历史地图集》1986年获上海(1979-1985年)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谭其骧先生主持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被称为史学界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另一工程为二十四史的点校),从开始设计到完成历时30年之久,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是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目录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1)——原始社会图组、夏、商、西周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2)——春秋、战国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秦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2)——西汉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3)——东汉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1)——三国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2)——西晋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1)——东晋十六国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2)——南北朝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1)——隋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2)——唐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3)——五代十国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1)——辽、北宋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2)——金 南宋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1)——元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2)——明时期图组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图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