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启生活(疫后心理重建指导)

重启生活(疫后心理重建指导)

  • 字数: 190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编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书编写组|责编:金亚静//王蕾
  • 商品条码: 978754449912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医学院主持召开座 谈会时指出,病人心理康复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隔离在家 的群众时间长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病亡者家属 也需要心理疏导。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动员各方 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一 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绝不意味着一切真的结束了,疫 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形成的心理创伤都需要解决和处理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作者团队对疫情中的病患和 民众心理反应进行观察和研究,统合之前\\\\\\\\\\\\\\\"非典\\\\\\\\\\\\\\\"疫情及汶 川大地震的心理援助经验,提出了针对个人的心理干预方 案和针对群体乃至社会的决策体系优化建议。内容包含: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重新认识疫情,重建人际间的信任;对 疫情中的心理救援进行反思,包括疫情对一线医护人员、 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被隔离者等的影响及应对;疫后常 见心理障碍及干预方法;儿童的伤逝心理重建;疫后社会 大众心态的调整,重点关注从社会心理层面解释和引导大 众重建对公权力、医患关系的信任,以及大众积极心态的 营造;疫后社会心理援助系统与机制的建立;政府(机构 )的决策体系及与大众的风险沟通模式的优化。本书提供 了疫后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解决方案,其中大众心态的 调整和引导、政府(机构)的决策体系的优化和疫后心理 救援制度的重建等,是一般图书很少涉及的内容。它是心 理学人亲身参与和观察疫情后写出的\\\\\\\\\\\\\\\"诊断\\\\\\\\\\\\\\\"及\\\\\\\\\\\\\\\"药方\\\\\\\\\\\\\\\",具 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团队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八位教授与副教授,包括:崔丽娟,李世佳,陆静怡,马伟军,汪晨波,王继堃,姚琦,潘晓红。他们曾参与编写《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持续关注疫情,有深刻的思考。
目录
第一部分 心灵之殇:个体的危机应对与策略 第一章 从心理学视角重新认识疫情 灾难的心理学含义 识别灾难环境中的风险因素 理性面对群体间的偏见与歧视 向美好出发:重建生活的信心 危机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第二章 哀恸、创伤和自责:创伤压力触发的心灵之痛 灾难后的心理应对周期 令人痛苦的情绪复合体:悲恸与延长哀伤障碍 创伤与创伤应激障碍 自责与抑郁障碍 被死亡放大的自杀风险 医护人员的心理创伤特点及应对措施 警察、军人的心理创伤特点及应对措施 社会工作者等相关职业群体的心理创伤特点及应对措施 情绪急救包:从漩涡中醒来 理性急救包:为自己辩护 “重启”急救包:静心的力量 第三章 疫情中的心理危机应对及反思 紧急心理援助的基本原则 疫情下的常见心理反应及个体自助攻略 一线医护人员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与建议 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经历的心理危机及适用的咨询技术 被隔离者的心态与应对建议 心理援助者所受的心理影响及注意事项 对疫情中心理援助的反思 第四章 疫后常用心理干预方法 存在主义疗法:寻找意义 叙事疗法:重新叙述 故事疗法:疗愈的力量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 正念法 电影疗法 一点感想:普通人的自我疗愈 第五章 伤逝心理重建:逝去的亲人希望你好好活着 伤逝之痛:丧亲与哀伤反应 好好活着:哀伤心理重建 儿童的丧亲与哀伤反应 好好成长:儿童的哀伤心理重建 第二部分 审视之眼:大众心态调整及决策体系优化 第六章 疫后大众社会心态的调整 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疫情中的医患信任及其引导 为社会稳定打“预防针”:疫情中的愤怒情绪及其引导 疫情过后,政府的公信力何去何从? 疫情过后,如何重塑对慈善机构的信任? 疫情过后,如何重拾人际信任? 第七章 疫后社会心理援助系统与机制的建立 为什么疫后需要建立社会心理援助系统与机制 美国与日本的经验及中国的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