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七辑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七辑

  • 字数: 325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编
  • 商品条码: 97873013464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研究生,以及海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者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全书根据经、史、子、集分为四个部分,在目录中以空行体现。论文或为相关领域某个专门问题的最新研究,或为中国古代著名学者的生平、交游考,或为海外汉学的交流探讨。 本期论文观点新颖,内容详实。 本辑稿件中不少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青年基金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学界较新成果。如张涛的《郑宗颜〈考工记讲义〉辑订》,钩沉典籍,辑佚亡佚。李更《从〈白氏六帖〉看类书的层累构成》,从“文本细读”入手,分析《白氏六帖》成书过程,指出类书的层累构成,由此得见唐宋士人知识获取与再生产的过程,是书籍史研究的典范之作。王冰《〈十诵律〉与大型字典辞书的编纂》,从提供例证、增补新词新义等方面说明佛教典籍《十诵律》对于补充现代词典的作用。张炎《英藏未定名〈妙法莲华经〉汉文写本残片缀补》,分析现存敦煌写经残片,进行缀合。韦胤宗《关于版刻仿宋体与宋体字几个问题的讨论》,厘清了仿宋体和宋体字在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流传演变。颜庆余《明集刻本卷端署名例说》分析明代文集卷端题署由简净走向繁复的过程,说明诗文集的编刊是一项基于作者社会关系的集体协作工程。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大学与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共建的实体性学术机构,其主要人员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与古委会秘书处人员经过整合后重组而成,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作者主要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老师、博士研究生,以及海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者。
目录
郑宗颜《考工记讲义》辑订(张涛) 《〈经义考〉新校》“论语类”点校指瑕(曹景年) 夏禹剑考(刘瑛) 日藏古写本《史记》所见《汉书古今集义》佚文考述(张宗品) 《四库总目》小说家之“缀辑琐语”考论(朱银宁) 从《白氏六帖》看类书的层累构成(李更) 《十诵律》与大型字典辞书的编纂(王冰) 英藏未定名《妙法莲华经》汉文写本残片缀补(张炎) 洪汝奎刻书及相关文献整理活动考论(仝龙伟) 关于版刻仿宋体与宋体字几个问题的讨论(韦胤宗) 《元丰类稿》清刻本经眼录(王岚) 宋代江西诗派诗集合刻考(吴娟) 明集刻本卷端署名例说(颜庆余) 翁方纲诗集的版本源流与成书过程(赵宝靖) 云南省图书馆藏《寒夜怀知》作者考(杨胜祥) 民国以来《梨园集成》相关剧目整理与出版情况平议(林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