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内观(葛印卡教授的解脱之道)/生命之书

内观(葛印卡教授的解脱之道)/生命之书

  • 字数: 200
  • 出版社: 海南
  • 作者: (美)威廉·哈特|译者:台湾内观禅修基金会翻译小组
  • 商品条码: 978754433064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2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威廉·哈特著台湾内观禅修基金会翻译小组译的 《内观(葛印卡教授的解脱之道)/生命之书》遵照乌巴 庆尊者的传承及葛印卡老师的教导。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古老的自我观察方法之 一,早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已在印度被传授,作为对 治一切烦恼的良药,亦称生活的艺术。 内观就是如实观察,即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 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 ,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 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 ,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 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作者威廉·哈特写作《内观(葛印卡教授的解脱之 道)》的目的,只是介绍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方法 的梗概,希望借此增广对佛陀教导的了解,以及对佛 陀教导的精华——内观方法——的了解。
精彩导读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安详与和谐,因为这些正是我们 生命中所缺乏的东西。人人都希望快乐,而且把快乐视为 我们的权利。然而快乐这个目标,是我们努力争取,却鲜 少获得的。任何人都曾经经历过生命中的不如意——激动 、烦躁、不和谐、痛苦。即使眼前这一刻,并没有什么不 如意,但我们都记得,那些不如意的事曾经如何折磨过我 们,也可以预见,会有再发生的时候。最后,每个人都得 面对死亡的痛苦。 我们不会将自己的不快乐只局限在自己的身上,反而 不断地将自己的痛苦倾倒在他人的身上。一个不快乐的人 ,会使得他的周遭,充满焦虑不安的气氛,任何人进到那 个环境中,也会感到激动和不快乐。就这样,个人的紧张 不安,汇集成整个社会的紧张不安。 处处不如意,这就是生命的根本问题:不想要的一再 发生,想要的却渺不可得。而我们对这种缺憾的形成和前 因,却又一无所知。正如我们对自己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也茫然无知一样。 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北部,有一个人决心探究这个 问题,以了解人类的痛苦。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尝试了多 种的途径之后,他发现一种方法,可以洞见自身的实相, 并体验到从痛苦中解脱的大自在。在达到解脱自在、远离 忧悲苦恼的最高目标之后,他奉献自己,终其一生帮助人 们依他所发现的方法修习,以走上解脱之道。 这个人就是悉达多·乔达摩(Siddhattha Gotama), 人们尊称他为“佛陀”,也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 人。就像所有伟大的导师一样,他也成为传说中的主角。 尽管人们在故事中对于他的事迹或是不可思议的神通,有 多么出神人化的描述,但是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通之处, 那就是佛陀从来没有自称是神,或是得到神的启示。他的 所有特质,都是人类本质发挥至尽善尽美、超凡人圣的结 果。因此,只要我们能照着佛陀的方法去实践,任何人都 可以达到同样的成就。 佛陀并不教导教派、哲学或是信仰的体系。他称他的 教导为“法”(Dhamma),也就是“法则”,自然的法则。 他对于教条或空谈毫无兴趣,而是针对普遍性的问题,提 出放诸四海皆准、实际可行的解决之道。他曾说:我一向 所教导的,就是苦和苦的止息。(注一) 佛陀不谈任何与离苦无关的话题。 佛陀强调,他所教导的,不是他的创造发明,也不是 经由神迹显现的。他所教导的只是真理、实相,是经由自 身的努力而发现的。在他之前有许多人发现过这真理,在 他之后也会有许多人发现。他声明真理不是他个人所专有 的。 他也不要我们因为别人信仰他,或是因为他的教导看 来十分合理,就肯定他的教导具有权威性。相反的,他曾 说,对没有亲身经验的事要存疑,并且加以检验,这才恰 当。他说: 不要只是因为有人这么说,或是传统如此,或是约定 俗成,或是经典记载就轻易相信。不要只透过演绎或推论 ,或是只看表象,或是因为某种偏见,或因某种见解值得
目录
序言 活得安详与快乐 S.N.葛印卡 前言 葛印卡教授的内观 内观:生活的艺术 一、生活的艺术 (葛印卡讲于瑞士伯尔尼) 二、由内在安详到世界和平 (葛印卡讲于联合国) 三、快乐的真谛 (葛印卡讲于达沃斯经济论坛) 简介 故事:游泳学 第一章 探索 故事:自己走这条路 第二章 起点 故事:佛陀与科学家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故事:种子与果实 第四章 问题的根源 故事:石头与奶油 第五章 戒的训练 故事:医生的处方 第六章 定的训练 故事:弯曲的牛奶布丁 第七章 慧的训练 故事:两只戒指 第八章 觉知与平等心 故事:就只是看 第九章 目标 故事:买油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故事:时机已到 附录 一、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二、佛经中有关“感受”的章节 三、重要巴利文词汇一览表 四、各章附注 五、全球各地内观中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