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学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人学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 字数: 21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夏力|责编:许琳//高婷
  • 商品条码: 97875227252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 作为理论基础,厘清思想政 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源头找原因,促进思想政 治教育贴近人的现实生活, 使其真正走进人的内心世界 ,同时针对社会思潮的影响 、意识形态安全和认同危机 等热点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对以往研究中讨论较多但存 在歧义的问题,通过辨析和 整合提出新的见解,力图实 现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的补充和扩展。
作者简介
张夏力,男,1988年出生,河南驻马店人,法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理论与改革》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厅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反思:人的缺失 二 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的时代要求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综述 二 国外学术界相关研究状况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人学研究的发展历史及前进方向 一 人学研究的发展历史 二 人学研究的前进方向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外延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含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 一 “现实的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二 “实践的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三 “全面发展的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四节 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一 人的本质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 人的存在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 人的价值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审视及问题表现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方面的问题 一 对人的个性特征把握不足 二 对人的精神需要的忽视 三 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够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方面的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动性不强 二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作用受限制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面的问题 一 方案制定阶段的教育理念有待完善 二 实施阶段的教育方式过于被动 三 评估阶段的效果评价未成体系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方面的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出现断层 二 意识形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弱化 一 主体的争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关系的对立 二 教育者自身存在不足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危机 一 情感认同危机 二 政治认同危机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系统性缺陷 一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完善 二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工具理性制约 三 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手段有待加强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 一 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二 思想文化领域的矛盾日益尖锐 三 网络信息化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诉求 第一节 培养人的主体性 一 人的主体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主体性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一 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二 引导和教化是调节人的需要的手段 三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守门人” 第三节 重视人的个性特征 一 人的个性与教育普遍性的统 二 人的个性与灌输教育的互补 三 人的个性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性 第四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 人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 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第六章 人学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理念 一 以人为本理念 二 素质教育理念 第二节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原则 一 交往对话原则 二 疏导结合原则 三 渗透感化原则 第三节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 一 构建稳定的舆论传播环境 二 优化平等的交流交往环境 三 完善和谐的社会治理环境 第四节 以关怀为导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 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二 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世界 三 实现引导与关怀的统一 四 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 第五节 以人性化为核心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一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二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 三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