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回望手艺

回望手艺

  • 页数: 323
  • 字数: 178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日]盐野米松
  • 商品条码: 978755983705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通过一件物品来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手艺的终极意义,无关精美。” 那些曾活跃于“手工业时代”中的工匠们,他们的伦理道德观与职业观,在今天能否找到新的栖身之处? 作为日本采写第一人,盐野米松走访日本各地30余年,采访和记录了300多位日本传统手艺人,用手艺人自己的语言书写他们的生活和技艺。他的《留住手艺》在日本出版后反响强烈,人们开始重新关注那些即将消失于工业化浪潮中的传统手艺。 本书延续了《留住手艺》和《留住手艺Ⅱ》的视角与精华,除了采访记录手艺人的日常之外,更进一步深入探究手工艺品材料的困境、手艺曾如何通过师徒制度传承、新时代的传承制度等内容,以不同视角记录了日本手工艺的时代变迁,深度分析了传统手工艺消失的内在原因。 本书是盐野米松在数十年采访手艺人后,对日本传统手工艺和“人”与“物”关系的思考。虽然手工艺时代不可挽回地结束了,但盐野米松通过《留住手艺》与《回望手艺》的记录与出版,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试图帮助我们找回原初的幸福。
作者简介
盐野米松 1947年出生于秋田县。被公认为日本采写第一人,曾四次入选芥川龙之介奖。走访日本各地30余年,采访和记录了300多位日本传统手艺人,用手艺人自己的语言书写他们的生活和技艺,出版关于手艺人的书20余部。2000年,盐野米松来到中国寻找日本手工艺的根源,回国后整理出版了《中国的手艺人》。 由于他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日本,人们开始重新重视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手工艺。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国际天文联盟将第11987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YONEMATSU)命名。 理想国·盐野米松系列:《刃上人生》《回望手艺》《留住手艺》《留住手艺Ⅱ》《树之生命木之心》。 张含笑(译者) 品牌策划师、撰稿人、译者。关注设计、手工艺及环保议题。译著有《金缮:惜物之心》《d设计之旅》系列丛书等。
目录
序 / i 第一章 消失的工匠 制作锄头和菜刀的铁匠 / 001 用薄木片修葺屋顶的屋顶匠人 / 007 制作柳编行李箱的柳编艺人 / 015 静冈县挂川的葛布织布匠 / 021 对马的手工鱼钩手艺人 / 029 鹿儿岛的手编簸箕 / 040 烧炭师 / 048 和歌山的备长炭 / 051 岐阜的锯木工 / 060 山形县关川的椴木织 / 069 宫崎县的篾匠 / 075 岩手县的赤竹手编艺人 / 084 秋田的槭树条手编艺人 / 091 桧枝岐村的木盆师 / 099 船匠 / 108 冲绳的鲨舟船匠 / 110 熊野川的平田舟船匠 / 117 冈山县的旭川船匠 / 121 长良川的渔夫 / 131 在大阪制作橹和桨的工匠 / 135 垒石工 / 145 垒石墙 / 151 石匠的工具 / 158 混凝土石墙 / 161 第二章 有关轮回的思考 采集原材料的季节 / 165 取之不尽的原材料 / 175 相互关联的职业 / 181 原材料用尽的时候 / 187 第三章 何谓师徒制 工匠的培养 / 195 拜父为师的情况 / 197 在师傅门下 / 216 另一位师傅 / 234 第四章 手的记忆 尝试新的学徒制 / 239 重新思考学徒制 / 260 自满等于末路 / 269 与学徒制一起消失的东西 / 274 工匠消失的原因 / 284 不需要经验的时代 / 290 下一棒跑者 / 307 后 记 / 3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