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 字数: 158
  • 出版社: 上海大学
  • 作者: 张欢欢|责编:徐雁华
  • 商品条码: 97875671463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 价值理论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批 判与反思基础之上的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理论,带有 强烈的现实批判维度。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形而上学的 社会历史的批判,瓦解资本逻辑,消灭现代社会资本对 人的抽象统治,实现人的价值重建,重新恢复人而为人 的丰富生命内涵。其中,马克思的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批 判理论和资本逻辑批判理论构成本书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现代性的时代病症——价值虚无主义 一、现代性背景下价值虚无主义的泛滥 (一)现代性与虚无主义 (二)价值虚无主义危机 二、价值虚无主义的实质 (一)虚无主义的词源考证 (二)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揭示 (三)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反思 第二章 西方现代哲学家对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 一、西方现代哲学家克服虚无主义的努力 (一)尼采:权力意志的超人学说 (二)海德格尔:存在的澄明 二、西方现代哲学家在克服价值虚无主义中遭遇的双重困境 (一)理论困境:圈于“形而上学” (二)现实困境:遗忘“社会历史现实” 第三章 马克思对价值虚无主义根本原因的揭示 一、形而上学带来的“最高价值”的幻象 (一)柏拉图主义的注脚——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二)现代性的哲学语境——理性形而上学的在场 二、现代性的双重逻辑:资本与形而上学的共谋 (一)资本的本质:一种颠倒的社会关系 (二)资本逻辑的强权作用:个人受抽象统治的现实命运 第四章 马克思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革命性道路 一、揭示现代性的双重逻辑 (一)资本的形而上学本性 (二)形而上学的资本本性 二、从形而上学的理论批判到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 (一)形而上学的理论批判 (二)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下的价值转向与重建 一、价值哲学革命:从“抽象力量”走向“实践创造” (一)作为“抽象力量”的价值 (二)价值走向实践创造 二、价值主体的变革:从“抽象存在”到“现实的人” (一)“抽象的存在”对人的价值的遮蔽 (二)“现实的人”:价值的真实主体 三、价值追求的变革:从“资本增值”转向“人的自由个性” (一)共产主义:人的真正价值赖以实现的土壤 (二)价值的真实内涵: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