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知识原理和三篇对话

人类知识原理和三篇对话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英)乔治·贝克莱|责编:张伟珍|译者:张桂权
  • 商品条码: 9787010236841
  • 版次: 2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乔治.贝克莱是18世纪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被认为是主观唯心论的肇始者,英国经验论的三个代表人物之一。本书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经典之作。他的理论中心是批判物质的独立存在,证明非物质主义原理。即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物是观念的集合”,专门讨论了精神的本性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神正论”主张,具有辩证法的色彩。 《三篇对话》是为了进一步阐发《人类知识原理》中的思想,译者将《三篇对话》完整译出,从中更加清晰展现贝克莱的哲学思想。对话采取的“两极对话法”,可使主题的讨论更加深入。第一篇对话的中心思想是:原始性质和次生性质都是心中的观念。代表洛克等人的海拉斯逐渐被代表贝克莱本人的菲洛诺斯说服,不再区分两种性质,并否认它们在心外能够存在。第二篇对话的中心内容是反驳物质存在。第三篇对话的中心思想是反驳无神论和怀疑论。 我社于2018年单独出版了《人类知识原理》,作为经典,对学界具有积极的意义。此次将《三篇对话》与之合集出版,也是贝克莱本人在1734年的版本中的做法。
作者简介
男,汉族,1957年生。1978年2月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2年考取四川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外国哲学专业,1985年1月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2月至6月,在成都科技大学(现合入四川大学)出国培训部学习英语,成绩合格。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培训日语,成绩合格。1993年10月至1995年4月,在日本东京大学访问进修。 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教授、外国哲学硕士点负责人,兼任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四川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1985年至2001年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997年评为研究员。 独立出版专著《黑格尔的整体观》(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6)、《玻姆自然哲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出版文集《论黑格尔哲学》(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在《黑格尔哲学研究》(日本)、《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哲学刊物发表论文五十多篇。 1.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后期资助项目“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演变及对康德哲学的影响”(已结题);2. 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西部项目“玻姆自然哲学著作的翻译与研究”(在研)。 出版、发表的译著、译文有: 1.《环境的思想》(岩佐茂著,日译汉,合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2.《黑格尔的伦理学说》(张颐著,英译汉),收入侯成亚、张桂权、张文达编译《张颐论黑格尔》,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自然的概念》(怀特海著,英译汉),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4.《整体性与隐缠序》(玻姆著,英译汉,合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另译有玻姆的《拓展中的意义》(待出)。 另外,在《哲学动态》、《哲学译丛》(现名《世界哲学》)等刊发表译文十多篇。 获奖项目: 1.《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专著,合著)在2003年获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玻姆自然哲学导论》(专著,独著)在2005年获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人类知识原理》(译著,独译)在2019年获四川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