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 字数: 45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廖益|责编:陈雅慧
  • 商品条码: 97875203443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构 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 点工程,全面贯通中高职 教育的衔接通道是职业教 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高 职教育衔接的关键和核心 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衔 接。本书通过调研中高职 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 现状,选择若干代表性的 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 ,运用理论和实证研究建 立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 效衔接的理想模型。在分 析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 效衔接的职业能力与资格 标准、层级划分与层级衔 接的基础上,以模具设计 与制造、数控技术、会计 、酒店管理等专业为案例 ,分专业研制了中高职教 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解 决方案。最后,从体制机 制、学制、政策倾斜、政 府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以 及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政 策建议与应对策略,并整 体把握有效衔接的发展趋 势。
作者简介
廖益(1964.1-),教育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先后承担国家、 、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省科技项目等各类教育及科技项目28项,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有较高造诣,成果被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评价。目前担任国家督学、省督学,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高职高专分会理事长、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获得1997、2001、2005年广东省高教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其他奖项10项。2009年9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授予建国60周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 第二节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三节 本研究的联动创新 第一章 项目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概况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五节 文献综述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德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与启示 第二节 英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与启示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与启示 第四节 加拿大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与启示 第五节 新加坡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与启示 第六节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与启示 第三章 中高职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理论与模式 第一节 中高职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 中高职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中高职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体系依托 第四节 中高职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主要模式 第五节 中高职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理想模式 第四章 中高职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职业能力与资格标准一 第一节 职业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职业资格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不同国家职业资格框架 第四节 职业能力核心要素 第五节 职业能力与资格标准的衔接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 职业能力培养的层级分析与层级衔接 第一节 职业能力层次划分与衔接的原则 第二节 职业能力的层次划分 第三节 职业能力的层级衔接 第四节 专业核心课程的层级衔接 第五节 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能力的层级衔接 第六章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职衔接解决方案 第一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 第二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解决方案 第四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方案实践评价与发展 第七章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职衔接解决方案 第一节 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 第二节 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解决方案 第四节 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方案实践评价与发展 第八章 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职衔接解决方案 第一节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 第二节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解决方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