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精)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精)

  • 字数: 357
  • 出版社: 作家
  • 作者: 邓晓芒//易中天
  • 商品条码: 97875212021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4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将中西方美学思想两千年的发展整理出各自的逻辑线索,形成一个自我体系的、理论化的美学世界观。从回顾中西美学的这一寻求美的历史中,分割现象与本质,剥离层层深入的逻辑链。而这两条逻辑线索的的交汇点,正是当代美学的理论突破口。本书纵观美学史,进行美学史总体比较研究,抽象构建出一个神奇的科学美学体系。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对东西方文化中的美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勾勒出一条极为清晰的、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东西方美学发展脉络,显示出东西方美学不同的内在精神特质,并指出东西方美学思想在当代相互靠拢、融合的发展趋势。就此提出鲜明的美学观点:美学是人学,解开美学的秘密,归根结底是探索人的本质。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起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2018年成为湖北大学资深教授。现为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代表性成果有专著《思辨的张力一一黑格尔辩证法新探》《〈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文学与文化三论》等,译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均为杨祖陶校)、《精神现象学》[句读本]等。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之一,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人的确证》《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我山之石》《易中天中华史》等,小说《高高的树上》,编剧《模范监狱》,讲演录《品三国》等。
目录
第四版序 序论 美学司芬克斯的微笑 第一章 起点:大地之子与海的女儿 第一节 在历史的岔路口上 一 黄与蓝的交响 二 大河寻源 三 炎黄之血与杀父的英雄们 第二节 人文的曙光 一 德与礼的渊薮 二 一忧一乐之间 三 “小人国”的秘密 四 希腊文明的两只翅膀 第三节 走向古典美的峰巅 一 美的理想:温柔敦厚与静穆的哀伤 二 艺术的归宿:音乐性与雕塑性 第二章 西方:从自然到人的逻辑进展 第一节 沉默的星空:古希腊客观美学 一 美的和谐说 二 艺术的本体论 三 日神的黄昏 第二节 天路历程:中世纪神学美学 一 美的忏悔 二 感性的求索 三 行动的美学 第三节 “上帝在你心中”:近代人文美学 一 思的执着与知的迷惘——认识论美学的崛起 二 精神世界的漫游——人本主义美学的拓荒 三 实践美学观的诞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美学的伟大变革 第三章 中国:从社会到心灵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美在人伦:先秦两汉艺术社会学 一 从巫鬼到人文 二 审人的美学:儒家 三 “礼崩乐坏”的反思:非儒家 四 走向“天人合一 第二节 美在形式:魏晋隋唐艺术哲学 一 文学的自觉 二 哲学的艺术与艺术的哲学 三 盛唐气象 第三节 美在心灵:宋元明清艺术心理学 一 转向心灵之路 二 从“神思”到“妙悟” 三 返老还童的奇观 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第四章 现代:一次壮丽的金环蚀 第一节 雅典娜睡着了吗? 一 自然科学的形式主义 二 非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三 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四 社会科学的形式主义 五 美感经验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