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 字数: 343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欧阳康|责编:孟庆晓//马海英
  • 商品条码: 97873003109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当代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和 时代使命。本书作者自 1985年在国内学界首倡开 展哲学形态学研究,率先运 用哲学形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 形态,先后发表本专题相关 学术论文百余篇,在国内产 生重要影响。本书既是已有 研究成果的延续与深化,也 是新的开拓与提升。 本书从回顾1978年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来中 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逻 辑出发,提出哲学形态学的 理论与方法,探讨实践观的 创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的原初建构和后续发展,阐 发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 形态的前提与方法论,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 、建构原则和当代视野,进 而深入探析马克思主义本体 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 认识论、实践哲学、人学、 合理性理论、现代性思想, 以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社会公正理论和全球化理论 等及其当代意义,多维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形态 、古巴形态和越南形态等, 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健康互 动中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当代形态,彰显当代中国马 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使命与 境界。
作者简介
欧阳康,男,1953年生,四川资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知名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 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 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哲学家协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学生事务协会主席。 多次获国家、 和省级优秀成果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荣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入选 “跨世纪优秀人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目录
导论 从探讨真理标准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一、1978年以来笔者的思想探索历程 二、1978年以来我国思想观念的重大进步 三、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进步 四、1978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进步 第一章 哲学形态学与元哲学问题研究 一、哲学形态学的基本规定 二、哲学形态学的研究方法 三、哲学研究的范式 四、哲学问题的特点 五、当前我国哲学研究的问题链 第二章 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原初建构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生成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实践范式及其特点 四、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四个维度 第三章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前提与方法问题 一、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 二、综合性地开展问题探索、体系调整与形态建构 三、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与把握时代精神之间保持张力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新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的唯物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道的唯物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第五章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基本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强化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以唯物主义方式辩证地、历史地解释世界而且人道地、实践地改造世界的社会功能 二、客观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应当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当代特点的哲学抽象 三、主体性原则:以人作为主体,以对人属世界的自觉能动掌握和对属人世界的自觉能动创造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线索 四、系统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应当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分支有机组成的并处于动态演进之中的哲学学科群 五、整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应当成为人与世界关系总体性结构的逻辑再现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识 二、反思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基础 三、反省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基础 四、反思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哲学背景 五、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反思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 一、在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与超越中推进哲学变革 二、本体论探究的人性与哲思根据 三、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探究的实践价值取向 四、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当代意义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其当代意义 一、我国认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认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 三、深化认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探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认识问题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 一、价值论研究的回顾与透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