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士林哲学与中国哲学

士林哲学与中国哲学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沈清松
  • 商品条码: 97871001407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29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沈清松著的《士林哲学与中国哲学》针对中世纪 士林哲学乃至新士林哲学的重要思想家与哲学议题, 乃至中华新士林哲学的发展,及三者与中国哲学的关 系与相互的比较,进行讨论。全书共计十五章,三个 附录,约分中世纪士林哲学、新士林哲学、中华新士 林哲学三部分。 第一部分含五章,一附录,讨论奥古斯丁(St. Augustinus)、司考都·艾瑞杰纳(Scotus Eriugena)与圣托玛斯(St. Thomas Aquinas)三位大 哲。其中讨论奥古斯丁的时间、陶成与创世议题,进 而讨论爱瑞杰纳的密契论。关于托玛斯,主要讨论其 形而上思想体系,并特选其自然法思想并与老子天道 观进行比较。此外,附上本人对托玛斯神学大全第六 册中文译本的书评。 第二部分含五章,一附录, 讨论新士林哲学,从其创始者梅西也枢机(Cardinal Mercier)的新士林哲学计划开始,进而讨论新士林哲 学家马雷夏(Joseph Maréchal)以判断为形上学起点 、柯瑞特(Emerich Coreth)以追问问题为形上学起点 ,进而将两者与中国哲学进行比较。这一部分并对新 士林哲学的发展与未来走向进行检讨,然后以道德、 理性与信仰为主题,讨论与中国相善的新士林哲学家 赖醉叶(Jean Ladrière)先生的思想。 第三部分含五章,一附录,讨论中华新士林哲学 。首先讨论利玛窦(Matteo Ricci)将士林哲学引入中 华,与中国哲学对话,形成了尔后的中华新士林哲学 传统,并论及此一路线的华人士人追随者,如夏大常 与德佩。随后,讨论中华新士林哲学与现代性的出路 问题,并以罗光思想为例,且在百年来中国哲学发展 的脉络中与以定位。
作者简介
沈清松:台湾云林人,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1980年起担任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哲学系系主任、所长与政大研究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2000年起转任多伦多大学哲学系与东亚学系中华思想与文化讲座教授,曾任多伦多大学东亚学系系主任与研究所所长,并曾担任比利时鲁汶大学Verbiest Chair,荷兰莱顿大学欧洲汉学讲座教授,法国巴黎高等社科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心理系、哲学系客座教授,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执行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中世纪士林哲学与中国哲学 第一章 时间、陶成、创世:评析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十一卷 第二章 约翰·爱留根纳的《神鹰灵音》及其密契思想 附录一 神鹰灵音 第三章 圣托马斯的形而上学体系 第四章 托马斯自然法与老子天道的比较与会通 第五章 士林哲学“天主的智慧”与佛教“佛的智慧”比较研究 附录二 书评:圣托马斯《神学大全》第六册中译本 第二部分 新士林哲学与中国哲学 第六章 新士林哲学奠基者梅西耶枢机思想述评 第七章 一个道德形而上学的源起:布隆德的行动哲学 第八章 论形而上学的起点:超验托马斯主义与中国哲学 第九章 道德、理性与信仰——赖醉叶的思想 附录三 物理实在——一个现象学考察 第十章 论中世纪与新士林哲学研究的走向与展望 附录四 书评:赖醉叶《理性的希望》 第三部分 中华新士林哲学 第十一章 中华新士林哲学的肇始者:省思利玛窦来华启动的相互外推策略 第十二章 士林哲学“实体”概念的引进中国及其哲学省思 第十三章 当代中华新士林哲学与现代性困境的超克 第十四章 百年中国哲学中罗光生命哲学的意义与评价 第十五章 新世局、新思潮与天主教思想本地化:以中华新士林哲学为例释 附录五 中世哲学精神与中国哲学精神的会通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