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员育人大思政格局下的第二课堂(中山大学求进报社)

全员育人大思政格局下的第二课堂(中山大学求进报社)

  • 字数: 21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胡雪莲//罗月佳|责编:吴丽平
  • 商品条码: 97875227199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于1985年创 立的学生社团——广东省中 山大学求进报社近四十年来 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本书通 过报刊、亲历者的忆述文章 等大量一手史料,细致梳理 了求进报社成为中山大学全 员育人“大思政”格局下第二 课堂的历史过程和基本经验 。内容包括求进报社的创办 历程、办社宗旨、经费来源 、组织结构、报刊体系、社 团活动、荣誉奖项、育人成 效等,文末附有求进报社35 年工作纪事、报社章程和亲 历者忆述文章,内容丰富, 可读性较强。尤为重要的是 ,本书在对历任学校主管部 门负责人访谈的基础上,清 晰地勾勒出中山大学在全员 育人“大思政”格局下进行红 色学生社团求进报社建设的 顶层设计与推进过程,再现 了中山大学第二课堂——求 进报社的历史原貌。本书总 结出了求进报社在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学生 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教育培 养工作中的历史经验,以期 为中山大学乃至广东省其他 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践行全员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提供有益镜鉴。
作者简介
胡雪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起任教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当代意识形态传播与社会意识变迁之间的关系,涉及法律史、社会史、新闻史。2017年曾出版学术专著《无意识之力:1927-1937年广州报纸社会新闻研究》,参编著作3本。先后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发表论文14篇。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科研项目5项。 罗月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编著作3部。
目录
第一章 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红色学生社团 一 求进报社的创办及其初衷 二 党委对求进报社的支持与指导 三 求进报社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为筹经费倍显信仰之光的多方联动机制 一 校内各部门的财政经费支持体系 二 开创广东高校学生社团基金之先河 第三章 以传承传播红色基因为己任的红色校园媒体 一 求进报社的纸质刊物体系 二 纸质刊物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三 建设网络时代的红色校园融媒体 第四章 以党建活动团结引领青年学生的实践交流平台 一 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二 开展知识竞赛:提升党的理论学习成效 三 举办文化沙龙:交流经验共同成长 四 进行主题征文和展览:展示和巩固学习成果 五 开展社会实践:保持党员先进性 第五章 高举旗帜育人不倦裨益终生的精神家园 一 形成“自育-育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双链式育人机制 二 培养积极有为的“求进人”,铸就求实进取的“求进精神” 三 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附录 附录1 《中山大学求进报社35年工作纪事》 附录2 《中山大学求进报社章程》 附录3 《中山大学求进报社社友会章程》 附录4 《中山大学求进发展基金章程》 附录5 “求进报社1985”微信公众号《我们亲历的求进故事》系列推文 《求进》印记 我在求进报社的经历与收获 我在求进当主持 回忆《求进》初创时 把求进当作事业来追求 不一般的求进情怀 九十年代的几个求进经历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